1930孙传瑗托付宗白华,并建议孙多慈弃文学画,当时,宗白华正在中央大学任教,便将孙多慈带到艺术系美术专修班当旁听生,进了徐悲鸿的画室。 宗白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宗之櫆 字 伯華 出生 宗之櫆 1897年 大清安徽安慶 逝世 1986年(88歲-89歲) 中國北京市 筆名 宗白華 職業 詩人、美學家、哲學家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漢族 教育程度 大學 母校 同濟大學 創作時期 1916年至1986年 體裁 詩歌 主題 美 代表作 《流雲小詩》 親屬 母親方淑蘭 父親宗嘉祿 宗白華(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華。美學家、哲學家、詩人。被稱為「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20世紀唯一一個建立了自己美學體系的中國美學家,與朱光潛先生並稱為20世紀中國美學界的「雙峰」。 目錄 1 生平 2 作品 3 腳註 4 參考文獻 生平 1897年生於安徽安慶小南門方宅母親家中,祖籍江蘇常熟虞山。母親方淑蘭,為桐城派散文家方苞之後;父親宗嘉祿,清末舉人,曾任江南商業學堂堂長、中央大學教授等職;抗金名將宗澤為先祖。 1905年,宗白華隨父母親遷居南京,入思益小學,和茅以升等人同學;1909年入南京第一模範高等小學;1912年金陵中學;1916年隨母親移居上海,入同濟醫工學堂(1927年改為同濟大學)醫預科,1918年畢業。 1918年,宗白華參加了少年中國學會的籌備工作。1919年8月,宗白華受聘參加上海《時事新報》的文藝副刊《學燈》等編輯工作。11月,宗白華正式擔任《學燈》的主編,8月15日開闢新文藝欄目。9月11日發表了郭沫若(筆名沫若)的兩首新詩《鷺鷥》和《抱和兒浴博多灣中》。在任《學燈》主編期間,宗白華為郭沫若提供了發表作品的陣地,發表了郭沫若的大量作品(後備編入詩集《女神》)。宗白華與郭沫若,以及田漢三人書信往來,三人的通訊後被亞東書局編為《三葉集》出版。在此期間,宗白華還擔任《少年中國》的校勘工作。[1] 1920年四月底,宗白華辭去了在《學燈》和《少年中國》的工作,赴德國留學。他先在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學習,第三學期轉至柏林大學學習美學、歷史哲學。1925年回國,擔任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改為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改為國立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系主任,講授美學、藝術學等。1952年院系調整,離開南京大學,擔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 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 作品 宗白華,田漢,郭沫若著,《三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1920年5月 宗白華著,《流雲小詩》 ,正風出版社,1947年 宗白華等著,《歌德研究》,中華書局,1932年 宗白華,周輔成著,《歌德之認識》,南京鐘山書局,1932 《美學散步》 《中國書法里的美學思想》 腳註 鄒士方,《慧眼識才--宗白華對郭沫若的發現和扶植》,《縱橫》1984年第一期,文史資料出版社 參考文獻 鄒士方,《慧眼識才--宗白華對郭沫若的發現和扶植》,《縱橫》1984年第一期,文史資料出版社 [隱藏]閱論編 南京市金陵中學 歷史 早期 匯文書院(1888-1910) → 金陵大學附屬中學(1910-1937) 基督書院(1888-1906) → 宏育書院(1906-1910) → 1910年與匯文書院合併為金陵大學附屬中學 益智書院(1888-1906) → 1906年與基督書院合併為宏育書院 發展 金陵大學附屬中學 → 萬縣金大附中及駐蓉分班(1937-1945) → 金陵大學附屬中學(1945-1951) 金陵補習學校(1939-1941) → 鼓樓中學(1941-1942) → 同倫中學(1942-1945) → 南京金陵中學(1945-1946) → 1946年與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合併 當代 金陵大學附屬中學 → 南京市第十中學(1951-1988) → 南京市金陵中學(1988-)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屬中學(1924-1951) → 1951年與金陵大學附屬中學合併為南京市第十中學 風物 規劃 早期 匯文書院鐘樓 · 東課樓 · 西課樓 · 口子樓 · 小禮堂 · 當代 行健樓 · 行知樓 · 匯文樓 · 匯賢樓 · 匯智樓 · 曹隱雲科學館 · 體藝樓 分校 河西分校(2003-) · 金陵匯文學校(2008-) · 實驗小學(2008-) · 南京實驗國際學校(2008-) · 仙林分校(2012-) · 龍湖分校(2014-) · 岱山分校(2014-) · 西善分校(2014-) 人物 校長 福開森 · 師徒爾 · 包文 · 文懷恩 · 美在中 · 威爾遜 · 劉鏡澄 · 劉靖夫 · 張坊 · 貝德士 · 陳嶸 · 劉開榮 · 李震 · 鄭斌 · 周家瑞 · 李治中 · 李執 · 賈其銳 · 林敏 · 華才甫 · 王民 · 浩毓勤 · 歐陽儀 · 楊運清 · 韓沖 · 王凡 · 陳正祥 · 黃重國 · 王桂芳 · 朱夢齋 · 楊祖恆 · 王次伍 · 岳燕寧 · 丁強 · 鄒正 · 尤小平 · 劉前樹 · 沈方曉 · 孫夕禮 校友 科技:韓安 · 陳嶸 · 陳楨 · 呂彥直 · 任延桂 · 王家楫 · 諸福棠 · 陳封懷 · 陳鴻逵 · 戴安邦 · 黃瑞綸 · 趙敏學 · 吳友三 · 陳恩鳳 · 孫明經 · 侯學煜 · 湯於翰 · 蕭家捷 · 方中達 · 王金陵 · 楊槱 · 吳仲華 · 陳夢熊 · 林同驥 · 陳學俊 · 黃孝宗 · 徐禧 · 錢寧 · 何康 · 吳旻 · 經福謙 · 呂敏 · 齊康 · 李明耀 · 刁錦寰 · 李正邦 · 戴克戎 · 陳定昌 · 祝世寧 · 傅新元 · 田剛 · 鮑哲南 人文:劉伯明 · 陶行知 · 陳裕光 · 李小緣 · 宗白華 · 盛成 · 魏學仁 · 柯象峰 · 吳景超 · 杭立武 · 王繩祖 · 黃瑞采 · 曾昭燏 · 朱凡 · 程千帆 · 惲宗瀛 · 秦嶺雲 · 朱啟平 · 周伯塤 · 厲以寧 · 吳敬璉 · 傅二石 · 高行健 · 周小陸 · 葉繼元 · 王恩涌 社會活動:黃榮良 · 許傳音 · 許養秋 · 徐紹武 · 林遵 · 徐國懋 · 吳茂蓀 · 陳邃衡 · 何錫麟 · 陳舜禮 · 洛辛 · 高博 · 趙洛生 · 端木正 · 安迪偉 · 萬典武 · 張橫江 · 田聯韜 · 石慶輝 · 姜克安 · 胡敏 · 韓南鵬 · 夏道生 · 沈君山 · 彭時雄 · 李前煦 · 陳世光 · 陳良琨 · 姜澄宇 · 馬肇立 · 鐵竹偉 · 王洪光 · 周珉 · 何琦 · 劉忠虎 · 張寅平 · 唐勇 · 汪文斌 · 史安斌 · 孫玥 · 劉愷 · 黃曉宇 · 祖鋒 · 蒯樂昊 · 遲晶 其它:韓恢 · 孫仲逸 · 韓元佐 · 張彥 · 余永年 · 傅新元 · 盧生 · 鄧芝福 · 王德明 金陵中學網站 分類:1897年出生1986年逝世南京市金陵中學校友安慶人常熟人宗姓中國哲學家中國詩人同濟大學校友柏林洪堡大學校友國立中央大學教席學者南京大學教席學者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1.春秋战国,老子庄子哲学思想,影响中土。 2.战国末期,楚国王城寿春保卫战失败,楚国亡国。 3.秦末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掀起推翻秦帝国的序幕。 4.砀郡公刘邦,推翻暴秦建立大汉帝国。 5.汉末三国,曹操父子结束大汉帝国。周瑜鲁肃协助建立吴国。 6.唐末朱温推翻大唐帝国。 7.元末韩三林刘福通起义,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帝国。 8.清晚期,安徽捻军起义,击杀满清蒙古亲王僧格林钦,策应太平天国起义。 9.破灭太平军、捻军,李鸿章淮军崛起。 10.桐城派文学,引领大清文坛。 11.吴越刺杀满清出洋五大臣,震慑大清权贵。 12.清末徐锡麟安庆起义,打痛满清各级官吏。 13.安庆马炮营新军起义,为革命党找到新军起义这一制胜关键。倪映典发起广州新军起义。 14.柏文蔚率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伐第一军北伐,停战后担任安徽都督,招募陈独秀担任秘书。 15.段祺瑞协助袁世凯,创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四造共和,建立皖系政府。 16.陈独秀创立岳王会、中国共产党,为推翻民国打下基础。 17.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引领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派别。 18.杨振宁作为中国人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19.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私下写血书分田单干,开创了中国农村制度变革的序幕。 20.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开创中国雇工超过7人的限制,为城市工商业发展闯出新路。 (敢为天下先,敢立敢灭,不畏强权) 澳门周成 注: 1.老子, 生於東周的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 今属安徽临泉县,一说河南 周口市鹿邑县。 2.砀郡,刘邦为大秦(原楚地)砀郡沛县丰邑人。刘邦以沛公出山,以砀郡公领兵西进灭秦封汉王。砀郡郡治砀山县今属安徽,沛县今属江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