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筠人生曲折 发布时间:2019-05-22 作者: 时洪平 阅读次数:824[字体:大 中 小] 辛亥革命前,孙毓筠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同 盟会总部庶务总干事,成为谋刺清两江总督端方的革命志 士;辛亥革命后,安徽政界一致推举他为安徽都督,安庆 就职正式成立安徽军政府,并电召陈独秀返皖任都督府秘 书长。不久与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为袁世凯复辟帝 制鼓吹,走过了一段曲折的人生道路。 孙毓筠(1869——1924),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又叫 夬公,安徽寿县城关人。 反清志士 孙毓筠是孙家鼐侄孙,其父孙传普做过道台,富有资财。他 是世家子弟,秀才出身,有文才,善谈吐,少年倜傥,颇负众望。 对其封建家庭生活不满,尤其讨厌封建士大夫阶级的繁文缛礼。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帝下诏变法维新,废科举,办 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他变卖家产,在寿州北街僧格林沁 祠旧址创办了“蒙养学堂”,自任堂长。在办学期间与州人柏文 蔚、张树侯等组织“天足会”、“强学会”等,宣传革命,抨击 清廷腐败,提倡妇女放足。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受吴樾行刺五大臣、杀身成仁的 壮举的感召,东渡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继续追求革命。在日本 组织“阳明学社”,吸收张汇滔等许多有志青年参加。是年,加 入同盟会。在日期间,亲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政见,意志更加坚 定。曾担任同盟会总部庶务总干事。同盟会总部庶务总干事这个 职务在同盟会初成立的时候为黄兴所任,其地位仅次于总理孙中 山,在总理离职时可代行其职权。黄兴在年初离开日本去香港、 新加坡一带,与当地同盟会支会商议在中国南部起义的事,于是 庶务总干事一职便由原任评议部评议员的孙毓筠担任。 次年,他受同盟会东京总部派遣和胡瑛回国,声援萍浏醴起 义。离开东京之前,孙中山在牛达区寓所宴请他们,指示孙毓筠 去南京运动江苏新军,胡瑛去武汉策动日知会。1906 年春,同盟 会总部酝酿江淮一带革命起义,孙毓筠任同盟会江淮分会长,奉命筹谋、响应江西萍浏澧起义,策动江淮革命运动,组织“信义 会”。1906 年冬,他在南京与赵声、柏文蔚联络,并同段云书、 权道涵谋刺两江总督端方。孙毓筠到南京后便设法与新军取得联 系。当时江苏新军的番号为第九镇,里面有许多革命志士在活动, 也有不少士兵和下级军宫同情革命。孙毓筠见第九镇基础很好, 放松了警惕,很快便暴露了身份,被官府抓了起来。被判刑五年。 经孙家鼐暗中庇护和(东京同盟会总部通过宋教仁找到)杨度积 极设法营救而免死,在狱中著有革命诗文《夬庵文集》。辛亥革 命后获释出狱,到天津依友,后任江浙联军总部。 安徽都督 武昌起义成功,革命同志杨云麟等电召赴皖。朱家宝出逃, 黄焕章不久后亦被江西召回。民国元年(1912)3 月,安徽政界一 致推举孙毓筠为安徽都督。 孙毓筠抵达安庆就职,正式成立安徽军政府,并电召陈独秀 返皖任都督府秘书长。孙毓筠是少爷出身,任都督后,不大理政 事,府内事大都由陈独秀过问。陈独秀认为推翻清政府只不过是 革命的第一步——破坏,今后建设更重要。但他过于急躁,常为 改革之事与人发生口角。每逢开会,会场只听他一人发言,还总 是坚持己见。他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反对任用旧官僚,要大刀阔 斧地进行改革。但是,他的政治抱负没能施展。1912 年陈独秀主 动辞去秘书长职务。1912 年 8 月 25 日,同盟会等 5 团体正式改组 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孙毓筠出席并与阎锡山、张继、 李烈钧、胡瑛、王传炯、温宗尧、陈锦涛、陈陶遗、莫永贞、褚 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沈秉堃、景耀月、虞 汝钧、张琴、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孙毓筠督皖,欲调淮上军入安庆,却为黎宗岳所阻,黎氏在 皖北自立“安徽军政府”;孙毓筠折回芜湖,由芜湖军政分府派 兵护送始得入主安庆;就职后孙氏组织安徽军政府,裁撤各地军 政分府,但黎宗岳抗命不遵。 安徽为南京屏障,南北双方均欲夺之;南京方面先袁世凯一步 下手,任柏文蔚为皖军总司令,将驻浦口的第一军开往安徽。由 于安徽形势复杂,孙毓筠无法维持,此时柏文蔚已控制局势,故 主动请辞,由柏文蔚回皖接任安徽都督兼民政长。 孙毓筠 7 月辞职赴京,任临时参议院议员。次年 3 月,任约 法会议议长。5 月任参政院参政。他客居北京,在与袁世凯接触中, 看清了袁氏专制主义的本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袁世凯多次要 他任教育总长、江西省长等职,均被拒绝。 “筹安六君子” 当时,一批军阀政客大搞复古,民气消沉,“共和政治”徒有虚名。他这时所接触的都是愚顽军人和腐败的官僚政客。这些 颓废腐朽思想,逐渐支配了他,主张推行“君主立宪制”,组织 “宪政研究会”。民国四年(1915),他以“研究国体问题”为 名,与杨度、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人发起“筹安会”, 史称“筹安会六君子”,为洪宪帝制重要人物。他被选为副会长 兼任登基大典筹备处副处长,为袁世凯称帝进行鼓吹。 民国五年,帝制失败,他离京赴津,作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 缉。1917 年在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中,倾全力反对皖系军 阀,是在安徽组织民军反对倪嗣冲反动统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18 年,北京政府因“时事多艰、人才难得”而特赦洪宪帝制与 张勋复辟所有政治犯。3 月,孙毓筠获特赦。 1920 年,他 50 岁生辰时,痛悔当年,作了《我对于一切人类 的自供状》一文,深刻反省自己参与政治活动以来,事与愿违的 前后经过。1924 年,应河南军务督办胡景翼之邀,至开封胡府作 客。同年冬,病死河南开封。著有《法相宗纲要》一书。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1.春秋战国,老子庄子哲学思想,影响中土。 2.战国末期,楚国王城寿春保卫战失败,楚国亡国。 3.秦末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掀起推翻秦帝国的序幕。 4.砀郡公刘邦,推翻暴秦建立大汉帝国。 5.汉末三国,曹操父子结束大汉帝国。周瑜鲁肃协助建立吴国。 6.唐末朱温推翻大唐帝国。 7.元末韩三林刘福通起义,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帝国。 8.清晚期,安徽捻军起义,击杀满清蒙古亲王僧格林钦,策应太平天国起义。 9.破灭太平军、捻军,李鸿章淮军崛起。 10.桐城派文学,引领大清文坛。 11.吴越刺杀满清出洋五大臣,震慑大清权贵。 12.清末徐锡麟安庆起义,打痛满清各级官吏。 13.安庆马炮营新军起义,为革命党找到新军起义这一制胜关键。倪映典发起广州新军起义。 14.柏文蔚率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伐第一军北伐,停战后担任安徽都督,招募陈独秀担任秘书。 15.段祺瑞协助袁世凯,创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四造共和,建立皖系政府。 16.陈独秀创立岳王会、中国共产党,为推翻民国打下基础。 17.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引领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派别。 18.杨振宁作为中国人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19.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私下写血书分田单干,开创了中国农村制度变革的序幕。 20.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开创中国雇工超过7人的限制,为城市工商业发展闯出新路。 (敢为天下先,敢立敢灭,不畏强权) 澳门周成 注: 1.老子, 生於東周的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 今属安徽临泉县,一说河南 周口市鹿邑县。 2.砀郡,刘邦为大秦(原楚地)砀郡沛县丰邑人。刘邦以沛公出山,以砀郡公领兵西进灭秦封汉王。砀郡郡治砀山县今属安徽,沛县今属江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