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鹿宾(1870-1938),名嘉德,字遯庐,安徽省寿县人堰口人。清末民初书法家、医家。
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读书。
光绪二十年(1894)优贡。任镇黄旗官学汉教习。
宣统二年(1910),钦用七品京官,分农工商部,历充工务司考科额外科员一等。
张鹿宾文学渊博,工力深厚,擅长骈体,工古文辞,早年饮誉乡里。家有书室命名为“三万树梅花书屋”,藏书万卷,收历代名人字画亦多。其书法尤精,工隶、正、行各体,驰誉当时。
民国后返乡,精通“诗”、“书”、“医”,号称“三绝”。其书法艺术在淮上,继梁巘之后又一书法泰斗。张尤其医术高明,后居家行医数十年,总以活人济世为宗旨,从不接受病人的任何报酬。遐迩闻名,誉为神医。
1938年逝世,享年68岁。
祝梦华挽张鹿宾——
文章世家,书法大家,论医术尤鼎鼎名家, 活人千百辈,德泽长存,私谥合当称献惠;
知己待我,肝胆照我,在病榻犹频频念我, 迟来五小时,仙风顿隔,抚棺曷禁泪汍澜。
【注】张义善先生2007年9月1日致周大川书抄示。献、惠,谥号。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含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或恶德等。“聪明睿智曰献”,“柔质慈明曰惠”,“献”“惠”均为表扬性质的谥号,历史上有“汉献帝”“梁惠王”“柳下惠”等人。私谥,古时人死后由亲属或门人给予的谥号。(见王力《古代汉语》)汍澜(wán lán),形容流泪的样子。
张鹿宾,张义善先生的叔祖父。《寿县志》第三十二章“人物”:“张鹿宾(1870-1938),名嘉德,字遯(按:“遁”的异体字)庐,寿县人。幼读书,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优贡。镇(按:疑应为“正”)黄旗官学教习。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钦用七品京官,籖(按:“签”的繁体字)分农工商部,历充工务司考科额外科员一等。他文学渊博,工力深厚,擅长骈体,工古文辞,早年饮誉乡里。家有书室命名为‘三万树梅花书屋’,藏书万卷,收历代名人字画亦多。其书法尤精,工隶、正、行各体,驰誉当时。尤其医术高明,后居家行医数十年,总以活人济世为宗旨,从不接受病人的任何报酬。遐迩闻名,誉为神医,而对伤寒、温湿等症着手回春。数十年临床经验著述,惜无一存。”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