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嗣冲与合肥的恩恩怨怨
○倪嗣冲 |
早就想去阜南县柴集镇倪新寨看看了,那是北洋时期皖系军阀实力派人物倪嗣冲的故里。所以,当安徽省青年记者协会邀我去那里采风时,我便爽快地答应了。
阜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浩介绍说,倪嗣冲是个毁誉参半的人,过去的评价以负面为主。这几年研究他的人逐渐客观公正,事实上他主政安徽期间,也做过不少好事。
倪嗣冲生于1868年,他的曾祖父、祖父皆系清朝官吏,父亲倪淑是清末举人,曾受聘于袁世凯做家庭教师,后成为袁世凯的亲信幕僚。
倪嗣冲随父就读时得识袁世凯,一生中多次投其门下,曾被任命为安徽都督兼署民政长,后又被黎元洪任命为安徽省省长,再投老乡段祺瑞,将安徽督军和省长之职集于一身。
今天我们称呼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省长,可翻阅安徽的历史,从巡抚到都督,到民政长,到巡按使,官名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动荡不安的局势。
而省长称呼还是北洋政府发明的。1916年7月6日,北洋政府明令各省巡按使公署改称省长公署,省行政长官改称省长。据《安徽省长公署》,安徽第一任省长就是倪嗣冲。只是他后来拥戴张勋复辟,一度又把省长改回巡抚。
说实话,起初我对倪嗣冲的印象并不好,在撰写有关合肥民国时期教育的时候,发现合肥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用筚路蓝缕来形容。据《解放前40余年合肥教育概况》记载,1913年,安徽督军倪嗣冲挪用教育经费,停办了包括官立城西两等小学堂在内的所有公立学校,后虽然复学,但元气大伤,损失惨重。
另外,他在镇压辛亥革命志士时也决不手软,合肥籍的王正藩、水百川都是惨死于他手。
王正藩1884年生于合肥东乡,1903年考入“安徽陆军弁目学堂”学习,后又入“保定陆军师范学堂”,毕业后到武昌陆军第三中学任教官。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王正藩返回合肥组织武装力量,开展革命宣传,并参加由吴旸谷领导的光复安庆等活动。
1912年,范鸿仙在家乡招募了5000壮士成立“铁血军”,力主北伐。王正藩在“铁血军”里任参谋,并随军进驻南京。同年底受命重回安徽组织革命队伍,发展地方武装力量。
我在《走向共和的足迹》里看到,王正藩在合肥组织“庐州五属团防局”,一面加紧对士兵的军事训练,一面以孙中山先生“创立民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富国强兵”的思想教育士兵,其部纪律严明。
孙中山发动和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王正藩转入地下活动。1914年1月25日,王正藩只身由肥东赵家巷的一个亲戚家回到自己家中时,被倪嗣冲部逮捕,枪杀于合肥城内洗马塘畔(今花园街)。
水百川出生于1892年,长丰人。1913年讨袁失败后,倪嗣冲掌管安徽军政大权,残酷杀害革命党人,激起群愤。水百川趁机号召民众,拿起枪杆。但起事并不顺利,水百川遂往上海王庆云处避难。1914年与革命党人管鹏、王建芳等回皖策划讨倪,不料刚到芜湖,即遭倪嗣冲密探暗算,被捕遇害。
当然,他也有相处不错的合肥朋友,比如龚心湛。
龚心湛是合肥四大家族“龚张李段”之龚家后裔,1871年出生于合肥,1943年12月在天津病逝。他曾驻英、日、美、法、比等国使馆随员多年,安徽国税筹备处处长、财政厅长,又调任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督办,回任安徽省长,并代理过国务总理。
龚心湛1914年5月25日赴安庆就任安徽省财政厅长时,安徽都督倪嗣冲十分欣赏他的外交才华,委派他去与洋人谈判,处理安徽教案。
副县长戴彩凤曾在文化局工作过,她说倪嗣冲是个旧派人物,比如别的省长、督军都用军乐队了,他还是喜欢合肥的吹打班子。
受传统对北洋军阀祸国殃民的否定情结影响,许多对倪嗣冲的评价似乎缺乏客观性。实事求是地说,倪嗣冲主皖期间,也做过一些有益之事。
比如对安徽包括合肥匪患的治理;重视皖省赈灾工作,积极筹集赈款,举办工赈,兴修水利;整顿盐务,改革盐务运销模式,建立相应的盐务机构,加强缉私。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客观上也利于稳定地方统治秩序和人民生活。
这里插个花絮,我在天津参观了儿童医院,昔日那里是倪家花园。1924年,倪嗣冲病逝后葬于那里。据说墓志铭是由马其昶撰文,傅增湘书丹,王揖唐篆盖。
其中,王揖唐就是合肥市人。遗憾的是王揖唐抗战期间叛国投敌,沦为汉奸,1948年被以汉奸罪枪决。
倪嗣冲
宣统三年(1911 年)10 月武昌起义,清廷再次起用袁世凯。袁在未出山之前,即在其家乡河南彰德密召皖籍心腹段祺瑞、倪嗣冲等,商量进图安徽战略要地事宜,决定密编一个别动队,开入皖北,进而控制安徽,故派倪嗣冲以武卫右军统领名义率该队驻军豫东。不久,袁又保倪为河南布政使兼武卫右军左翼统领参赞军备,遂率部驻进离阜阳仅100 多公里的周口一带,补充装备,伺机入皖。时安徽淮上军起义并占领阜阳,倪立即从周口出兵,率步兵3 营、炮兵1 营、马兵1 营,共5 个营兵力,沿大沙河,分水、陆两路进攻皖北淮上军。倪部抵阜阳城外时,纠集地方武装2 万余人,攻占了阜阳城。入城后,倪军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300 多名被俘淮上军全部被 杀,还将城内的一些青壮年集中起来,令其排队报数,凡听出是寿县、凤台口音者,一律以“乱党”罪名杀害。倪嗣冲因镇压革命党人有功,被清廷赐予额尔德穆巴图鲁勇号。
倪嗣冲占领阜阳后,任命其三弟倪毓棻为皖北招募总办,在阜阳、豫东等地大肆招兵 ,将所部扩充到40 营之多,成为北洋军阀的一支重要的 武装。不久,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委任倪嗣冲为豫鄂皖边区剿匪督办,使倪军占据皖北合法化。民国2 年(1913 年)7 月,革命党人发起“二次革命”,柏文蔚在安徽组织讨袁军。袁世凯令倪嗣冲率部抄袭柏文蔚讨袁军后路,击败了津浦线卢慈甫的讨袁军,并攻占正阳关、寿县、六安等地,直扑安庆、芜湖。在柏文蔚受叛将胡万泰、顾琢塘的胁迫下离开安徽后,倪嗣冲占领了安庆、芜湖等地。8 月,袁世凯任命倪嗣冲为安徽都督兼民政长,倪从此掌握了安徽的军政大权。
民国4 年(1915 年),袁世凯暗中策划复辟帝制,倪嗣冲积极拥护,并联合14 省将军-袁世凯,请袁速定大位。他又联合一批官僚、政客,伪造地方民意,组织“全国-联合会”,要求将共和制改为帝制。袁世凯称帝后,封倪嗣冲为一等公爵。袁世凯死后,倪嗣冲投靠段祺瑞。大总统黎元洪借口惩办帝制,要求严惩倪嗣冲,以图削弱北洋派军事力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