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周维炯被派往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周维炯被派回家乡,从事农民和士兵运动,相机举行武装起义。 民国17年初,中共商南区委成立,周维炯当选为区委委员兼少共区委书记

周维炯 来源:互动百科 发布时间:2013-11-08 09:06:34 浏览次数:19 次 【字体:小 大】 周维炯(1908—1931),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出生在金褰县白沙河楼房村的一个农民家庭。7 岁就读于舅父漆先涛塾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民族之大,国民之众,举世不二,而令倍受外侮,齐家、治国、平天下,实为吾辈无旁贷之责”漆先涛阅过批曰:“后生可畏!”。 基本简介 民国12年(1923 年)秋,周维炯考入商城县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受到学校任教的共产党员的教诲,思想进步,敢于斗争,次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5年7月,北伐革命军攻入武汉,周维炯被派往武汉,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周维炯被派回家乡,从事农民和士兵运动,相机举行武装起义。 民国17年初,中共商南区委成立,周维炯当选为区委委员兼少共区委书记。不久,打入商南大绅士杨晋阶的民团。周维炯训练有方,作风正派,对士兵耐心教授,身体力行,不打不骂,很快赢得士兵信任和爱戴,杨晋阶也更加器重。周维炯在民团站稳脚跟后,即开始进行革命活动,发展中共党员7 名,尔后又在周围农民中发展中共党员4名,建立了中共支部。 武装起义 民国18年春,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委决定举行商南武装起义。徐子清、肖方分任正副指挥,周维炯负责军事,时间定于农历立夏节。5月6日,周维炯主动担任值星,以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为名,将枪 支弹药集中放到厢房里,便于顺手夺取。下午,他向副队长张瑞生建议放假半天,从驻地丁家埠各商家摊派鸡鱼肉酒,备好酒宴。晚上,团总杨晋阶在牛食畈收捐未回,周维炯怕事情有变,派人通知肖方将杨晋阶监视起来,相机行事,又让中共党员田继美有意违犯集合命令,罚其站哨,如杨晋阶回来,以不听口令为由将其击毙。晚宴持续到深夜,副队长和不少团丁都醉倒了。周维炯见时机已到,喊了声:“动手!”大家立即控制了存放枪支的房间,封锁了宿舍,捆绑了张瑞生。周维炯站在天井院中间,朝天放了两枪,大声说道:“弟兄们,不要惊慌,我们是共产党。共产党打富济贫,是给咱们穷人打天下的。你们都是穷人,是团防局逼来当兵的。我们要打倒地主,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穷人。你们愿意和我们干更好,不愿干的可以回家,我们绝对不为难大家。”丁家埠民团40 多人全部起义。在牛食畈收捐的杨晋阶被肖方逮捕。这天夜里,南溪、李集、斑竹园、牛食畈、禅堂、白沙河、汤家汇等地,同时暴动成功。第三天,各地暴动武装会师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下辖第九十七、第九十八团2个团。 5月16日,商城县保安大队长王继亚带1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活动在大埠口一带的三十二师进攻,经激战,被红军全部缴了械。王继亚夺路逃回商城,以“剿匪”不力被革除了职务。接着,红三十二师连续消灭几个地主的护庄队。为了扩大根据地,周维炯于5月中旬率红三十二师一部,向皖西方向挺进,在六安县六区(今金寨县古碑区),配合打入六区民团的共产党员,策动起义,建立了六区游击队。5月20日,红三十二师攻打金家寨商团,生俘副团总以下20多人,缴枪20多支。回师途中,收编河南一股流散土匪100 多人枪,遂将这支队伍改编为第一○○团。 7月间,湖北军阀夏斗寅派出1个团兵力,会同商城、罗田、麻城、六安、霍山等地民团,共4000 多人,向根据地的中心区南溪、丁家埠一带进攻。红三十二师跳出根据地,转向外线,在麻城边界,与徐向前领导的红三十一师会合,以避实击虚的战术,打了许多胜仗,然后返回商南,给地主民团、清乡队、还乡团以致命打击。当时有人检举漆自州,参与谋害红军家属。漆自州系河南省一个厅的处长,周维炯的亲舅。周维炯得知后,极为气愤,将漆自州扣押起来。漆自州老婆闻讯,拿出一些银元,鼓动30多个亲邻向周维炯求情,保释漆自州。周维炯说:“你们都是我的父老兄弟。但舅舅漆自州是革命的敌人,他写信叫国民党派兵来打我们,杀我们父老兄弟,这样的人不能保。”当即将漆自州镇压。有人编歌赞道:“外甥作官,舅舅问斩。大义灭亲,只有共产。” 10月,中共霍山燕子河支部准备发动河西农民暴动,派人与红三十二师联系,请求支援。当时周维炯正患疟疾,发高烧,两天没有吃饭,但他知道情况后,立即带了1个连的兵力赶到西镇,与当地赤卫军一起,打下闻家店、燕子河,攻占了西镇事务所,缴枪200 多支。一夜之间,使西镇换了一个天地。暴动农民为了感谢红军的支援,要将所缴枪支分一半给红三十二师。周维炯不但未要,反而留下一个排的枪支给他们。 红三十二师驰援西镇返回,得知商城县民团和北乡的地方民团,为了争抢捐税,在北乡混战,县城只有少量民团和300多名红枪会众驻守。周维炯决定智取商城。12月25日拂晓,派出16 名精悍红军战士,装扮成卖柴草、卖油条的,混进城里,控制4门岗哨。周维炯率部队隐蔽在县城周围的树林里,约定以南门枪响为号,发起总攻。太阳刚出来,南门几声枪响,红军部队冲向城里。此时,守军刚起床,仓促应战。乌合之众的红枪会不堪一击,很快被打退下去。周维炯率1个排直捣县政府,同民团警卫队展开巷战,他持两支手枪,左右开弓,弹无虚发。红军战士一束束手榴弹投掷过去。民团警卫队不支,举手投降。整个战斗不到1 小时就胜利结束。红军砸开监狱,释放“犯人”,贴出安民告示,保护经商,维护社会秩序,县苏维埃政府迁往商城,改商城县为赤城县。 担任师长 民国19年3月,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会成立,鄂豫皖红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师。周维炯任第三师师长。6月中旬,周维炯率红三师攻克霍山城;接着,挥师南下,攻占英山县城;尔后,回师豫南,途中攻克罗田县城,进占四姑墩、小溪河等重地。使皖西、鄂东、豫南根据地连成一片。红一军连战皆捷,军威大震。但这时正值第二次“左”倾路线统治全党,鄂豫皖根据地也深受其害。当时的“长江总行动委员会”责令红一军不惜一切牺牲“打到武汉过中秋”,并把红军和党政机关中大批家庭出身稍微富裕的干部、战士清洗出革命队伍。周维炯对上述不切实际的行动和“左”的做法多次提出不同意见,不仅未被采纳,还被批判为“富农路线的同情者”、“机会主义”。直到10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左”倾路线的精神传达后,以上错误做法才有所收敛。 民国20年初,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并,成立红四军,周维炯任第十一师副师长兼第三十三团团长。3月,武汉绥靖公署派出国民党第三十四师“围剿”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第三十四师进至双桥镇被红军包围。该师仗其兵多、武器好、弹药足,又有护镇河掩护,拼命抵抗,战斗近半日,未分胜负。战局对红军不利。周维炯根据俘虏提供的情况,摸清了敌三十四师指挥所的位置,亲率第三十三团,冒着敌机轰炸和敌碉堡密集的炮火,强渡护镇河,冲入双桥镇,直扑其师指挥中心,将其摧毁,使敌全线溃败。此役毙俘敌6000多人,师长岳维峻被生俘。在这之后,周维炯率部参加了攻打英山、罗田、黄梅、广济、洗马畈等许多著名战役。他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9月,这位年仅24 岁的红军将领,被张国焘以“反革命”、“改组派”、“AB团”等莫须有罪名逮捕杀害。后来徐向前元帅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被肃掉的大都是有能力、有作战经验、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最早革命的领导人,令人痛心。”并亲自写证明为周维炯******,组织决定追认周维炯为革命烈士。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彪炳史迹:安徽历史20件大事 1.春秋战国,老子庄子哲学思想,影响中土。 2.战国末期,楚国王城寿春保卫战失败,楚国亡国。 3.秦末陈胜吴广在安徽大泽乡起义,掀起推翻秦帝国的序幕。 4.砀郡公刘邦,推翻暴秦建立大汉帝国。 5.汉末三国,曹操父子结束大汉帝国。周瑜鲁肃协助建立吴国。 6.唐末朱温推翻大唐帝国。 7.元末韩三林刘福通起义,朱元璋推翻蒙元,建立大明帝国。 8.清晚期,安徽捻军起义,击杀满清蒙古亲王僧格林钦,策应太平天国起义。 9.破灭太平军、捻军,李鸿章淮军崛起。 10.桐城派文学,引领大清文坛。 11.吴越刺杀满清出洋五大臣,震慑大清权贵。 12.清末徐锡麟安庆起义,打痛满清各级官吏。 13.安庆马炮营新军起义,为革命党找到新军起义这一制胜关键。倪映典发起广州新军起义。 14.柏文蔚率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北伐第一军北伐,停战后担任安徽都督,招募陈独秀担任秘书。 15.段祺瑞协助袁世凯,创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四造共和,建立皖系政府。 16.陈独秀创立岳王会、中国共产党,为推翻民国打下基础。 17.胡适自由主义思想引领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派别。 18.杨振宁作为中国人获得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 19.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私下写血书分田单干,开创了中国农村制度变革的序幕。 20.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开创中国雇工超过7人的限制,为城市工商业发展闯出新路。 (敢为天下先,敢立敢灭,不畏强权) 澳门周成 注: 1.老子, 生於東周的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 今属安徽临泉县,一说河南 周口市鹿邑县。 2.砀郡,刘邦为大秦(原楚地)砀郡沛县丰邑人。刘邦以沛公出山,以砀郡公领兵西进灭秦封汉王。砀郡郡治砀山县今属安徽,沛县今属江苏。

第二十一章 “三大主義”陳獨秀于1915年6月中旬從日本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嵩山路吉誼里21號樓

  第二十一章 “三大主義”   陳獨秀于1915年6月中旬從日本返回上海,住在法租界嵩山路吉誼里21號樓一樓一底磚木結构的樓房,和闊別一年、患病咯血的妻子高君曼團聚在一起。20日,老朋友亞東圖書館經理汪孟鄒為陳獨秀等設宴洗塵。   9月15日,由陳獨秀主撰的《青年雜志》出版。陳獨秀在二次革命失敗后,苦苦的沉思、求索,所獲結論是:救中國、建共和,首先得進行思想革命,這是他辦雜志的原因。   1916年9月1日,陳獨秀將雜志名稱改為《新青年》。陳獨秀在自己辦的雜志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便擂響了思想解放運動的戰鼓。他“涕泣陳辭”,寄希望于活潑之青年,呼喚青年“自覺其新鮮活潑之价值与責任”,號召青年“奮其智能,力排陳腐朽敗者以去”。他提出6項標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陳獨秀6項標准的主線是科學与民主。所謂科學,既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和哲學,重在提倡科學精神,尊重科學規律。所謂民主,它的對立面便是封建專制,科學与民主是檢驗一切政治、法律、倫理、學術以及社會風俗、人們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唯一准繩,凡違反科學与民主,哪怕是“祖宗之所遺留,圣賢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會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1916年秋冬,陳獨秀以《新青年》為陣地,積极發動了文學革命。這場革命的主將是陳獨秀,急先鋒便是留美學生胡适。   胡适名洪騂,字适之,安徽績溪人。早年肄業于上海中國公學,接触新學,信奉進化論。1910年赴美國,先后就讀于康乃爾大學和哥侖比亞大學,從學于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獲博士學位。   陳、胡兩人并不相識,但不謀而合,都在思考中國文學的改革問題,因此一經書信來往,便成了好朋友。   陳獨秀同胡适建立聯系,是通過老朋友汪孟鄒的幫助。汪与胡是同鄉,1915年10月6日,汪孟鄒寫信并寄《青年雜志》一冊給胡适,告訴他這個雜志是皖人陳獨秀主編,并向他約稿。12月13日,汪再次寫信給胡适,重申陳獨秀約稿之懇切。1916年2月3日,胡适寫信給比他大12歲的陳獨秀說:“今日欲為祖國造新文學,宜從輸入歐西名著入手,使國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觀摩,然后乃有自己創造之新文學可言也。”   胡适認為,國語之文言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而白話則是一种活語言,白話不但不鄙俗,而且甚优美适用。...

朱蕴山(1887~1981)男,汉族,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早年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参加光复会,进行反清活动,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

朱蕴山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3-12-23 10:22:26 浏览次数:143 次 【字体:小 大】 朱蕴山(1887~1981)男,汉族,又名朱汶山,安徽六安人。早年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参加光复会,进行反清活动,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件。是著名的中国政治活动家,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革命的坚强战士,参与筹建农工党,是民革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光绪三十二年,朱蕴山到安庆,考入安徽巡警学堂。徐锡麟很赏识这个思想激进的学生,介绍他加入光复会。朱蕴山则对徐锡麟誓死反清的爱国热情非常敬仰。光绪三十三年7月6日,徐锡麟率众举事,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当场击中安徽巡抚恩铭。随后,朱蕴山等人紧随徐锡麟进占安庆军械所,终因弹尽势孤,与围攻军械所的清军激战四、五小时之后,朱蕴山同徐锡麟一起被捕。次日,徐锡麟英勇就义,朱蕴山被押至刑场陪斩。徐锡麟在刑场上矢志不移,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使他受到强烈的震动,决心完成烈士未竞事业。9月,朱蕴山获释并被驱逐回乡。是年冬天,重返安庆。光绪三十四年,加入同盟会,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宣统三年(1911 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朱蕴山回六安、霍山、舒城一带宣传革命,招募青年,组织青年军,这是当时保卫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一支生力军。不久,袁世凯窃踞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掀起一股复辟逆流后又强奸民意,公然称帝,激发了全国人民的讨袁斗争。民国5年(1916 年),朱蕴山与段瑞兰、杨允中、沈子修等密谋在安庆组织武装起义反袁,组织安徽讨袁第一军,成立讨袁临时军政府,声援云南蔡锷讨袁义举。不料事泄,袁世凯心腹倪嗣冲密令缉拿革命党人。为了掩护同志,朱蕴山再度被捕入狱,直到袁世凯在全国一片讨袁声中毙命,朱蕴山才重新获得自由。 民国6年2月,朱蕴山秘密来到芜湖,参加当地的新文化运动,并积极进行反对安徽军阀倪嗣冲的斗争。同年6月初,朱蕴山到上海,会见同乡好友,商量反倪对策。亲自撰写《燃犀录》(又名《倪嗣冲祸皖记》),列举倪嗣冲的种种罪行。他将《燃犀录》油印了100 多份,分寄京、津、沪、汉同乡会,呼吁他们团结一致,救乡救皖。9 月间,朱蕴山赴北京,访问陈独秀、胡适等人,商谈反对倪嗣冲“安武军”问题,得到他们的赞同和支持。为了迎接孙中山北伐,朱蕴山离京南下,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