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因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4-01-03 09:53:03 浏览次数:128 次 【字体:小 大】 陶因(1894-1952),字寰中,安徽舒城县阙店乡人,1894年出生。是清末安徽维新派代表人物陶镕次子,17岁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随后,他又前往欧洲,在德国获得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24年从欧洲学成归国。 1928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教授。此时,故乡安徽刚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大学,就是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校长王星拱教授知道陶因归国,向他发出加盟邀请。出于对家乡的热爱,1929年陶因接受了邀请,来到安徽大学任教,担任法学院院长。不久,王星拱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为武汉大学副校长,离开安徽大学。因安徽大学尚无经济学科,陶因颇感遗憾。1930年9月他也辞去安大教授和法学院院长职务,来到武汉大学经济学系,被聘为教授。1936年被任命为经济学系主任,并在1945年兼任武汉大学教务长。抗战胜利后,1946年初,教育部决定重建安徽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称“国立安徽大学”,4月陶因离开武汉大学,抵达南京,商讨筹建安徽大学的事务。后被任命为安大校长。 他是我国当时经济学泰斗之一,有“南陶北马”(马寅初)之说。曾经被大公报评为当时中国十大著名教授之一。他曾经与同学共同翻译马克思的“资本论”,因商务印书馆遭遇火灾,译稿被焚,书未问世。 解放后他先后任教于广西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不幸因肺病复发,病逝于南京,终年58 岁。 人生履历 留学欧洲 陶因,安徽舒城人,1894年出生,早年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随后,他又前往欧洲,留学德国,获得法兰克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30年初,陶因从欧洲学成归国。此时,故乡安徽刚刚建立了一所近代教育的大学,这就是安庆的省立安大。安徽大学校长王星拱教授知道陶因归来,欣喜不已,立即向他发出加盟邀请。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陶因立即接受了安徽大学的邀请,来到安徽大学任教,担任刚刚建立不久的法学院院长。 主学武汉 不久,王星拱被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任命为武汉大学副校长,离开安徽大学,前往武汉,主持武汉大学校务。因安徽大学尚无经济学科,陶因颇感遗憾,加上朋友王星拱离去,更坚定了他离去的念头。1930年9月他也辞去安大教授和法学院院长职务,随王星拱来到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任教,并被聘为教授。1936年9月,王星拱任命陶因为经济学系主任。之后,陶因一直担任武汉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并在1945年1月兼任武汉大学教务长。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地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安徽教育界的人士却仍有一丝难以言状的苦涩,这就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火,安徽唯一的一所大学——省立安徽大学在1938年夏天的西迁过程中解体了。安徽人深知大学在地方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呼吁重建安徽大学。一些在南京、上海、北平的政界和教育界有影响的皖籍人士,也非常关注家乡的教育,他们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和学术地位,在国民政府中进行积极活动,强烈要求在安徽重建一所大学,并且主张这所大学必须是高起点的大学,应为直属教育部的国立大学。 筹建安徽大学 他们的要求得到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认可。1946年1月25日,教育部作出决定,重建安徽大学,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称“国立安徽大学”,同时决定立即成立国立安大筹备委员会,朱光潜、陶因、高一涵、叶云龙、杨亮功、章益、刘真如、张忠道、汪少伦、程演生、刘英士和王培仁为筹备委员,任命朱光潜为筹委会主任,陶因兼任筹委会秘书。这些筹备委员大多与30年代的省立安大有着历史的联系,杨亮功和程演生曾任省立安大校长,陶因、章益、刘英士曾任省立安大的相关学院的院长或总务长、教务长,朱光潜曾被省立安大聘为文学院院长(尽管他从未赴任),叶云龙是省立安大教授,汪少伦是省教育厅厅长,其余皆为皖籍著名学者或政界人士。 在筹委会成立后,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朱光潜由于个人原因,拒绝来安徽就职。尽管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一再敦促,安徽教育界人士一再恳请,但朱光潜仍然不肯离开北京大学。4月4日,教育部长朱家骅致函尚在武汉大学任教的陶因,令他立即来南京,主持筹委会事务,商讨建校事宜。4月13日,陶因离开任教已达15年之久的武汉大学,乘轮船顺江而下,16日抵达南京,随后立即拜访朱家骅,商讨筹建国立安徽大学的具体安排。1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任命,决定在朱光潜来南京主持筹委会之前,由陶因代理主任委员。 4月20日,在教育部常务次长杭立武主持下,国立安大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筹备委员有杨亮功、程演生、章益、叶云龙、陶因、刘英士、刘真如、王培仁及汪少伦,朱光潜和高一涵、张忠道缺席。教育部主任秘书翟毅夫、科长马小波列席会议。会议研究了国立安大的校址、院系设置、开办经费等问题。会议作出初步决定如下:(1)校址暂定为安庆原省立安徽大学原址,至于永久校址,待第二次筹委会会议再决定。(2)设置文法学院、理学院和农学院三院,在文法学院内设中文系、西文系、经济系、政治系和法律系;理学院内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生物系;农学院内设农艺系和森林系。理学院和农学院均自第一年级办起,文法学院各年级同时开办。(3)开办经费核准为5亿元。(4)自1946年暑假后开始招生。
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民國二十二年(1933)1月,錢大鈞卸任十三軍軍長,代理軍長由湯恩伯出任,隨後88師因任務結束調離,十三軍隨後即以第4師、第89師為主。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參加平綏線抗戰的南口防禦戰役 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4師,師長王萬齡 第89師,師長王仲廉 1937年10月,平漢路北段作戰,湯恩伯升任第20軍團長。第20軍團轄湯恩伯〔兼〕第13軍、關麟征第52軍、周碞第75軍、王仲廉第85軍。後鮑剛升任第13軍軍長。1938年初,張軫任軍長。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6月,湯恩伯升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張軫接任第20軍團長,王仲廉接任第13軍軍長。該軍轄: 第23師:師長李必蕃 第110師:師長吳紹周 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不久改稱第128師 1939年初,第23師與第85軍的第89師對調,第128師改隸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89軍第193師改隸第13軍。第13軍在桐柏山區游擊。 1940年1月,張雪中任軍長。1930年4月,第193師該隸新編第2軍,新編第1師改隸13軍。 1942年下半年,第110師與第85軍第4師對調。1942年7月30日,張雪中升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第85軍副軍長石覺代理13軍軍長。 1943年初第110師改隸第85軍,第89軍第117師改隸第13軍。 1943年5月,第13軍: 軍長石覺 副軍長吳紹周、王毓文、王公亮、舒榮 參謀長張純璽 第4師:師長蔡劍鳴 第89師:師長舒榮(兼任) 第117師:師長劉漫天 1944年5月,13軍參加豫湘桂會戰的豫中會戰。 1944年9月,第117師改隸暫編第一軍,新編第八軍暫編第16師改隸第13軍。 1944年底,第13軍奉命調往貴州,守貴陽。 1945年2月,暫編第16師被裁減,第九軍第54師改隸第13軍。1945年4月至5月,該軍參加湘西會戰和收復桂林之戰。 抗戰勝利後,1945年11月1日13軍在秦皇島登陸,進攻山海關。1946年1月,沿錦承線大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