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世炎、王若飞、李维汉、汪泽楷等人仍不敢露面。不记得为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在木棚宿舍召集一次群众会议,通过了一篇宣言,推举韩奇为代表,去华法教育会同各地方来的代表会面,发起一次群众运动。运动的领导权很轻易地被蒙达尔派掌握了。韩奇是能干的,但王若飞处处在背后指导他,好像手把着手教他,以此引起了韩奇的反感。两人发生冲突。我们在这次运动中扩大了影响,发展了组织,但韩奇退出了组织。他后来改名韩雁门(或恢复雁门原名)。回国在国民党统治下做什么官。
原私立江南大学农学院院长韩雁门教授生平考
“黄河故道,淮河沃野,自古气象雄。民情刚毅,士气纯朴,泱泱大国风。莘莘学子居其中,吾校光荣世所崇。君不闻劳动神圣在做工,又不闻国家根本在从农。怎样去生产?勤和俭,不忧穷。怎样去做人?公和诚,要由衷。吾侪师生万众一心同,要为民族努力建奇功。”这是1937年易君左先生的《淮阴农业学校校歌》歌词,是对淮阴农业学校办学的高度肯定。废黄河畔,一九三一年春,韩雁门接任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校长,增设女农蚕职业班,并与当年离任。
任职虽短,但雁过留声。当年的淮阴农校旧址,已非农业气象,而是淮安市清河的城市景象,只是废黄河的水依然如古向东流淌。
追记淮阴农校校长韩雁门,不忘那一段淮阴农业教育的历史,让今人、后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
不一样的家教,不一般的情怀
韩雁门的父亲韩衍,原名重,字蓍伯,别号孤云,原籍江苏丹徒,1912年改入安徽太和县籍。(油脂工程师之家注:因政治纷争,有人提出“皖人治皖”针对作为江苏人的韩衍在皖从政,故韩公开改籍)。韩衍少年时期,才气横溢,志行卓越,为实业家学问家张謇收为弟子,荐于北洋幕府任督练处文案。1904年来到安徽当时省会安庆,先亦于督练公所任文案,不久辞官参加反清秘密团体“岳王会”,后随集体转入同盟会。
韩衍先组织“读书会”,1908年10月创办《安徽通俗公报》。
同时他还创办《安徽船》报作为革命喉舌,组建青年军维持地方治安。1912年2月,由韩衍与陈独秀、易白沙创办《安徽船》,是民*国成立后的安徽第一份省报。韩衍还先后创办读者对象为青年军的《青年军报》。1912年4月,他路经一道山梁,却突遭歹徒狙击,身中数弹,伤重而死。
韩雁门的母亲姓林名红叶,她说:“要做革命党人,就得准备过这样的清贫生活!”
韩衍还常在绿云楼中邀宴友人,如陈独秀、朱蕴山、高语罕、易白沙等都是座上常客,他们畅谈国事,诗文唱和。每遇囊中羞涩时,韩衍即典当家物易酒。
辛亥年春节时,他手书一副春联,贴在绿云楼大门上,联云:“盘中第二,乞丐无双”。奇人奇事,传为一时佳话。韩衍遇害后遗孀红叶变卖掉绿云楼,携稚子雁门、幼女秀兰离开安庆。
陈独秀流亡日本时写过《孤云传》怀念韩衍,发表在《甲寅》杂志。
《蓍伯遗着》收《绿云楼诗存》七十三首、《青年军讲义》及杂着若干。
留学法国、曾加入少共
韩雁门,求学期间又名韩奇。1920年,高语罕与芜湖五中校长刘希平一起,积极响应赴法勤工俭学活动,介绍、保荐芜湖五中和二农学生尹宽、李慰农、季苏、韩奇等人去法国勤工俭学。韩雁门作为烈士遗孤,受民国政府优抚被派官费留学法国。在赴法学生中,尹宽是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农科班学生,季苏是蚕科班学生,李慰农是二农农场管理员,韩奇 (雁门)原在上海南洋公学(现交通大学)读书,由于高语罕与其父的挚友关系,得以从芜湖方面去法国。王崇典是芜关中学学生。芜湖这批学生能够到法国勤工俭学,从全国方面来看, 得力于上海方面的华法教育会,从芜湖方面来看,则靠高语罕的推动。民国8年(1919年)12月25 日安徽学生陈延年、陈乔年、李慰农、尹宽等乘法国邮船盎特莱蓬号,赴法勤工俭学。
南锡大学农学院
在南锡大学农学院刻苦学习的同时,韩雁门还担任了南锡中国学生联合会的会长。韩雁门的同校同学安汉担任联合会的司库,负责学联的财务工作。
在法国留学期间,韩雁门加入了少共,是最早的成员之一。李慰农,“少共”的第一批成员,是他在哈里森(油脂工程师之家注:也有译成“哈金森”)橡胶工厂里与邓希贤(邓小平)、郑超麟、韩奇(韩雁门)、秦冶谷一起,把那个工人们用来栖身的大木棚改造成了发展“少共”成员、传播共产主义的“赤色大棚”。回国后,李慰农跟随他的亲密战友尹宽到山东从事革命工作,任青岛市委书记,在组织工人举行全市大罢工的时候,不幸被捕,被军阀张宗昌杀害。临刑前,敌人要他交待自己的同党,李慰农大声地说:“整个青岛市的工人都是我的同党!” (青岛报2011.04.13连载)
1923年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临时代表大会代表在法国巴黎合影。前排左起:2为赵世炎,6为陈乔年,8为陈延年,11为王若飞;中排左起:3为刘伯坚,5为李慰农;后排左起:5为傅钟,10为周恩来)
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是一个秘密的组织,成员之间彼此通过交换书刊、参加会议保持联系,研讨问题。
“少共”成员韩奇建议大家都使用代号,准备迎接残酷的斗争。
郑超麟说:“韩奇的父亲是辛亥革命的烈士,懂得地下斗争的危险,使用代号是个好主意。”
于是,“少共”历史上最著名的 “代号时代”开始了。
周恩来代号“伍豪”,赵世炎代号“乐生”,李维汉代号“罗迈”,郑超麟代号“丝连”,张伯简代号“红鸿”,王若飞代号“雷音”,陈延年代号“林木”,熊雄代号“其光”,尹宽代号“壮夫”,聂荣臻代号“向上”。李慰农和任卓宣的代号最有特点:一个叫“锄斧”,一个叫“捉锨”,都和农民劳动的工具有关。
韩奇说:“有没有人叫‘锤子’?有了锄斧,最好还要有一个锤子,工农联盟嘛,就像苏联的国旗一样。” 任卓宣说:“你就叫‘锤子’吧。”一句话说得所有在场的四川人都大笑了起来。
农学家的一生
网友fangkc回忆,韩雁门回国后一度在上海大学任教。(油脂工程师之家注:亦有说韩回国后曾任某地县长、金陵大学教授,待考)。淮阴农校校史文:一九三一年春,韩雁门接任校长,增设女农蚕职业班。
1939年6月浙江大学在龙泉开办分校,在芳野的曾家大屋里,竟荟萃着数十位中国学界的泰斗:教育家陈训慈、郑晓沧、路季纳,数学家毛路真、宋叔麟,物理学家斯何晚、周北屏、郭贻诚,化学家吴浩青、陈嗣虞,生物学家金维坚、董聿茂、王曰玮,翻译家戚叔含、林天兰、张其春,历史学家孙正容、李挈非、季平子,农学家包伯度、韩雁门、程学达,心理学家潘渊,地理学家王勤堉,经济学家安明波,文学家王季思、胡伦清,语言学家徐声越、任铭善,一代词宗夏承焘。浙大龙泉分校在此大屋办学7年,招生七届,约1000人,曾哺育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科学家,1945年11月分校迁回杭州。分校期间,韩雁门教授专任农经系主任,并兼代农学院院长,授课园艺果蔬。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教员名册(转自“美篇:林俊收集”)
1947年10月27日,江南大学开学典礼在荣巷临时校址举行,为办好江南大学,荣家重金请教授,上海、南京不少教授到这里兼课,每周风尘仆仆地赶来。专职的如钱穆(文学院长)、金善宝、牟宗三、韩雁门、唐君毅(教务长)、朱东润等教授,他们待遇优厚,授课钟点费比一般大学高出1/2,还有小车接送,荣家把荣巷、梅园的宅子给教授住。
1948年江南大学教授会合影
油脂工程师之家注:1948年7月,畜牧兽医专家郭守纯教授由秉志介绍到江苏无锡任江南大学农学院院长。估计在此前后韩雁门教授辞去私立江南大学教职,回到浙工大学农学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仍然保持建制,同年9月农学院8个系解放后在杭州、上海和南京等地首次招收学生。蚕桑系主任由农学院院长著名昆虫学家蔡邦华兼任(1948-1950),时任教师有王福山、夏振铎、陆星垣(家蚕育种学)、吴载德(家蚕生理学)和郑蘅(野蚕学)等,外系教师有祝汝佐[桑树害虫学)和韩雁门(蚕学泛论),兼职教师朱新予和戚隆乾(制丝学)。
网友fangkc回忆韩雁门:“我的邻居浙江农业大学教授韩雁门先生,是辛亥革命元老、烈士韩衍之子。我们为邻时,他的年纪在70上下,花白的头发剪得很短,满脸的毛孔很粗,肉横生,稀稀疏疏的络腮胡子也花白,几乎分不清是汗毛还是胡子,圆圆的脸上粗眉圆眼,双耳中汗毛直冲出耳约三、四分。身高近1米8,腰背直挺,很有军人气质。” “韩伯伯的女儿在空军部队,很少回来,韩家是军属。韩家姆妈是上海人,个儿不高微胖,担任居委会主任。韩家还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妈妈,就是辛亥革命元老、烈士韩衍的遗孀。头发雪白,剪到耳根处,这一点要比章奶奶时髦得多。韩老太太很胖,一口镇江话,似乎是个严母,常常吵着要儿子一起跟她“家去”(读为:“gaki”),每当此时,韩伯伯总是轻声细语地劝说着,直到风平浪静。” “开始,韩伯伯和我谈得最多的是法国、德国的风土人情,比如里昂、马赛的方言,上层社会与劳工阶层的不同语汇,德国工厂的使用中国劳工情况,他在橡胶轮胎厂的工作,等等。韩伯伯谈得很开心,不时用法语讲述着,当他发现我瞪大着眼睛呆呆地望着他时,他会突然打住,再用汉语叙说一遍。以后的交谈,几乎是,他既是法国人又是翻译,时而法语时而汉语地交替着。” “考证杨乃武的事迹,费去了他不少和我交谈的时间,但每当他成文后,会高兴地对我叙述一遍,因为我是一个好听众。之后,他开始指导我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如《法兰西内战》、《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其中最花时间的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这时,我已学了初中的物理和化学,初读《自然辩证法》似懂非懂地,很累。韩伯伯却很耐心,时而给我讲解时而要我重读,终于我啃完了全书。” “1967年,我在鹰潭买了“阿尔巴尼亚香烟”,韩伯伯抽了“阿尔巴尼亚香烟”后很高兴,深深地吸、慢悠悠地吐,很有滋味地对我说:正宗的欧洲烤制烟啊!有机会去外面,见到了一定记得再给我买呀!非常遗憾,在章奶奶去世后不久,韩老太太也去世了,接着韩伯伯也去世了,韩家姆妈由女儿接去了北京。1970年我去了四川,我哥决定也搬了家。再替韩伯伯买“阿尔巴尼亚香烟”的愿望,至今没有实现。”
《怎样防治稻作病害》韩雁门编著,中华书局/ 1951.11.稻麦玉米
农工党浙江简史:自1978年至1984年先后陆续改正错划右派的有:韩雁门(原省农业厅土产科科长、四级农林师、省政协委员,已病故)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留学法国、曾加入少共》一节摘自青岛日报2011.03.22
原题:雁来雁归有踪迹,黄河故道留声名——追记淮阴农校校长韩雁门
海州沈起编写于淮安新城2012年8月31日
油脂工程师之家注:因无法联系到作者,推测作者为江苏沭阳人沈超,或为淮阴农业学校教师,如作者本人或有知情者请与我们联系。(文后留言或信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