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述事變經過及其幕後策動者 https://blog.bnn.co/hero/xsj1/108_1.shtml 武漢三鎮光復後,兩湖軍事告一段落,十六年春國民革命軍大軍沿平漢線北伐。當此時際,共黨利用國軍掩護,假借國民黨名義,企圖控制湘鄂贛三省地區,並以湖南長沙爲赤化中心基地,共酋毛澤東、李維漢、夏曦、易禮容、郭亮、滕代遠等乘機竊踞湖南省黨部及工會農協等機關積極活動,在都市組織總工會及工人糾察隊,在各縣鄉普遍組織農民協會、農民自衛隊,密令黨徒滲進各人民團體,並組織婦女隊、少年先鋒隊,人數在數十萬以上,武器以梭標短棍爲主,步槍短槍亦不在少數,慫恿地痞流氓爲急先鋒,利用貧苦無知的民衆,藉打土豪劣紳名義,製造階級鬥爭,復用糧食集中政策,箝制人民,仰其鼻息,並從事勾引軍隊叛變,以期顛覆政府機關,橫行無忌,社會騷然,路人側目,莫敢與抗。 我三十五軍軍長何鍵(字芸樵)接到部隊及家鄉連篇累牘的報告,對共黨種種暴行深惡痛絕,對人民所受水深火熱的痛苦有清晰而同情的瞭解,遂加強反共的決心,在漢口發表「何謂革命何謂反革命」一文,有透徹的分析,曾與友軍多方連系,並對我輩部屬有嚴密防範提高警覺的訓示。 十六年五月共黨稱紅色五月,五一、五三、五四、五七、五九,連續在小吳門外協操坪,糾集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隊及各種各色人民團體,每日兩三萬人高呼口號,遊行示威,並在教育會坪成立人民法庭,審判土豪劣紳,請長沙進士葉德輝寫聯語,葉書上聯:「農運宏開,稻粱菽麥黍稷,盡皆雜種。」下聯「會場廣闊,馬牛羊雞犬豕,都是畜牲。」聯語十分詼諧,但駡得太露骨,遂被共黨槍決,其他軍界聞人李佑文、學界鉅子俞秩華相繼被害者,不勝枚舉。一向安居樂業的湖南社會,從此到處騷動,禍亂不已,人人自危,談共色變。 軍部參議余湘三與軍長何芸公爲保定軍校第三期同學,兼爲醴陵同鄉,向爲芸公負機要責任,啣命來湘,策動反共事宜,四月中旬抵長沙與有關方面密談多次,當時駐防長沙的部隊,有北伐軍前敵總指揮部警衛團團長周榮光、第八軍教導團團長李仲任、第三十六軍補充團團長張敬兮、三十五軍教導團團長王東原及第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由袁祖銘殘部所收編者)共五個團,無高級機構,周、許兩團駐四十九標,本團駐五十標,隔坪相望,乃商定先從連絡部隊入手。因我與周團長有師生之誼,乃先與周密商,以當時共勢倡狂,社會騷然,地方治安,至堪憂慮,當由余參議商請張代主席翼鵬(張亦爲醴陵同鄉)成立長沙戒嚴司令部,由周榮光團長兼戒嚴司令,收統一指揮之效,以該團團附尹東旭兼參謀長,明以維持省會治安,實際以策劃制壓共黨暴行爲主要任務。另與三十三團中校團附梁勵予及李仲任、張敬兮兩團長,均以保定同學關係,取得密切連系。 寧漢分裂,中央決議分共,先有四月二十二日南昌之變,續有夏斗寅師自宜昌東下的軍事行動。迨至五月中旬,長沙共黨更變本加厲,亂捕亂殺,慘無人道,人心惶惶,不能終日,謠言蜂起,情勢緊張,風聞滕代遠、郭亮等密商將於五月二十五日在教育會坪舉行追悼李大釗大會,將在押之所謂土豪劣紳,一律提出槍決,造成恐怖高潮。得此情報後,余湘三約集周榮光、李仲任、張敬兮、許克祥全權代表梁勵予、尹東旭及本人,在四十九標周團部緊急會商,僉認情勢緊迫,決定採取主動,先發制人,由周命令尹東旭代理戒嚴司令,許團、李團、張團各派兵一營,本團派出陶柳一營,由尹代司令統一指揮,採取斷然處置。二十日午夜十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對共黨實行突擊掃蕩,將共黨在長沙省會把持竊據的機關團體,包括省總工會、省農民協會、省黨部、省黨校等大小三十餘單位,一夜之間悉行摧毀而廊清之,以五團長名義由許克祥領銜發出佈告,說明共黨暴行,不得已採取斷然處置的苦衷,維持社會秩序,一時人心大快。二十五日,本黨忠貞同志彭國鈞、仇鰲、左益齋、張翼鵬、尹東旭、張敬兮、陳其祥、曾省齋集會組織「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委員會」,公推彭國鈞、尹東旭、張敬兮、陳其祥、曾省齋爲執行委員,開始清黨工作,當以「辰有」電中央黨部報備,同時通電各縣市黨部執行清黨運動,肅清餘孽,安定人心。 馬日剷共發動後,張代主席翼鵬於二十二日以「辰養」電報唐生智略雲:二十一日長沙農工糾察隊同駐防軍隊三十三團許克祥部發生衝突,情勢嚴重,供職無狀,請予處分等語,並令許團於二十四日開赴湘潭、湘鄉等縣清剿,其中特別指出許克祥部隊與農工糾察隊衝突,蓋因當時武漢政局,由左翼把持。許部不屬八軍直系範圍,一方面可維持唐生智面子,另一面予唐在武漢有周旋應付餘地,此外間只知馬日許克祥反共之一幕也。 武漢偽中央政治委員會,二十三日開會推出鮑羅廷、譚平山、陳公博、周鼇山、鄧紹禹五人組織特別委員會馳赴長沙,一面查辦許克祥,一面查辦農運過火之處,聞悉戒嚴司令部在霞凝車站附近,派隊埋伏準備攔路截擊,車抵岳陽,折返武漢。於是復令唐生智於二十六日親自返湘查明嚴處,各處發見共黨標語,「歡迎唐總指揮回湘,嚴辦馬日政變禍首,肅清反動分子。」唐抵長沙後,暗察一般情形,「馬日事件」來自南京影響,並悉所屬官兵,多傾向南京國民政府,而地方人民一致對共黨恐怖深惡痛絕,在衆怒難犯下,亦不敢違反民意。除准張翼鵬解除代省主席職務以周瀾代理外,亦未對反共人員加以處分。二十七日唐返武漢複命,五人特別委員會會議,以唐生智回湘查辦,毫無結果,乃決定號召長沙附近各縣農民三十萬衆,進攻長沙以圖報復。 五月三十一日共黨糾集平瀏醴攸農民工人號稱五萬以上,竄抵長沙南門瀏陽門小吳門經武門郊外一帶均區,聲言血洗長沙,活捉馬日剷共禍首。尹代司令東旭指揮周團兩個營、李團張團各一營、本團陶柳營,將來犯之農民,烏合之衆,一舉而驅逐之,完成馬日剷共勝利。毛澤東時在漢口,是農民運動的領導者,嗣後復有秋收暴動,失敗後,竄踞江西井崗山。 ▼ ◆ 馬日事變 ◆ △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共4页) ·退職委員: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共3页) ·王东原: 馬日事變的策動及其影響 ·黎守一: 湘省馬日事變之經過 ·直 荀: 馬日事變的回憶
树侯铁笔堪绝 发布时间:2019-05-22 作者: 时洪平 阅读次数:564[字体:大 中 小] 辛亥革命老人张树侯,早年追随中山先生革命,“走 杭州,客吉林,屡濒于危。”在家乡以革命思潮引导学生 曹蕴真、曹渊、方运炽、曹鼎等革命志士走上革命道路。 后弃政从文,在书画、篆刻艺术上享有盛名,有“铁笔” 之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有诗赞曰:天际真人张树侯, 东西南北也应休。苍茫射虎屠龙手,种菜论书老寿州。 张树侯(1886——1935),名之屏,安徽寿县瓦埠人。 追随中山 奔走革命 张树侯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开馆为业。自幼从父兄课读, 勤奋好学。不久,父去世,赖母和哥哥抚养成人。光绪十六年(1890) 25 岁时中秀才。目睹清廷腐败无能,国事日非,他放弃了科举考 试,萌发了革命抱负。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在家乡和孙毓筠等密谋革命,创办了 “强立学社”,传播革命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安庆武备 练军学堂,与州人柏文蔚等取得联系。次年,得悉同盟会于东京 成立的消息,即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后为寿州豪绅孙 某侦悉,向州督周馥告密。周密令先暗杀郭其昌于狱中,然后逮 捕张树侯。幸为州人卞秉灿得悉相告,他立即潜逃。时郑赞丞、 李广缙在皖南筹办矿务局,他奔就之。清吏逮捕落空,下令通缉, 风声险恶。张树侯恐累及郑、李,乃潜逃杭州,依西湖韬光寺僧 人,隐伏暂避,化名为“尹其康”。至缉声稍懈,始返芜湖,任 皖江公学经学讲师,与吴旸谷结识。经吴介绍,参加同盟会。光 绪三十二年(1906)秋初,离开芜湖,与六安彭卓甫等同赴东北, 与柏文蔚等进行革命活动,后为吉林清吏达桂侦知,派人逮捕, 幸在州人胡殿甲的保护下脱险。他和卞秉灿等化装夜走吉延岗, 不能立足,乃潜越国境,到朝鲜清津投陈其顺处,办理文牍。后 动员陈起义,由于多种原因,结果使起义计划未能实现。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到家乡,在芍西学堂任教,仍以革 命思潮灌输学生。曹蕴真、曹渊、方运炽、曹鼎等革命志士都是 他的学生,深受他的影响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宣统元年(1909),张树侯离开芍西学堂,与郑赞丞同赴上海,寓李少川家,组织革 命机构,宣传革命。次年,与州人张汇滔、管鲲南等回寿,组织 力量,联络武装,为光复寿州做准备工作。1913 年袁世凯叛国, 倪嗣冲督皖,下令通缉张树侯,被逼入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