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詳述事變經過及其幕後策動者

詳述事變經過及其幕後策動者 https://blog.bnn.co/hero/xsj1/108_1.shtml 武漢三鎮光復後,兩湖軍事告一段落,十六年春國民革命軍大軍沿平漢線北伐。當此時際,共黨利用國軍掩護,假借國民黨名義,企圖控制湘鄂贛三省地區,並以湖南長沙爲赤化中心基地,共酋毛澤東、李維漢、夏曦、易禮容、郭亮、滕代遠等乘機竊踞湖南省黨部及工會農協等機關積極活動,在都市組織總工會及工人糾察隊,在各縣鄉普遍組織農民協會、農民自衛隊,密令黨徒滲進各人民團體,並組織婦女隊、少年先鋒隊,人數在數十萬以上,武器以梭標短棍爲主,步槍短槍亦不在少數,慫恿地痞流氓爲急先鋒,利用貧苦無知的民衆,藉打土豪劣紳名義,製造階級鬥爭,復用糧食集中政策,箝制人民,仰其鼻息,並從事勾引軍隊叛變,以期顛覆政府機關,橫行無忌,社會騷然,路人側目,莫敢與抗。 我三十五軍軍長何鍵(字芸樵)接到部隊及家鄉連篇累牘的報告,對共黨種種暴行深惡痛絕,對人民所受水深火熱的痛苦有清晰而同情的瞭解,遂加強反共的決心,在漢口發表「何謂革命何謂反革命」一文,有透徹的分析,曾與友軍多方連系,並對我輩部屬有嚴密防範提高警覺的訓示。 十六年五月共黨稱紅色五月,五一、五三、五四、五七、五九,連續在小吳門外協操坪,糾集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隊及各種各色人民團體,每日兩三萬人高呼口號,遊行示威,並在教育會坪成立人民法庭,審判土豪劣紳,請長沙進士葉德輝寫聯語,葉書上聯:「農運宏開,稻粱菽麥黍稷,盡皆雜種。」下聯「會場廣闊,馬牛羊雞犬豕,都是畜牲。」聯語十分詼諧,但駡得太露骨,遂被共黨槍決,其他軍界聞人李佑文、學界鉅子俞秩華相繼被害者,不勝枚舉。一向安居樂業的湖南社會,從此到處騷動,禍亂不已,人人自危,談共色變。 軍部參議余湘三與軍長何芸公爲保定軍校第三期同學,兼爲醴陵同鄉,向爲芸公負機要責任,啣命來湘,策動反共事宜,四月中旬抵長沙與有關方面密談多次,當時駐防長沙的部隊,有北伐軍前敵總指揮部警衛團團長周榮光、第八軍教導團團長李仲任、第三十六軍補充團團長張敬兮、三十五軍教導團團長王東原及第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由袁祖銘殘部所收編者)共五個團,無高級機構,周、許兩團駐四十九標,本團駐五十標,隔坪相望,乃商定先從連絡部隊入手。因我與周團長有師生之誼,乃先與周密商,以當時共勢倡狂,社會騷然,地方治安,至堪憂慮,當由余參議商請張代主席翼鵬(張亦爲醴陵同鄉)成立長沙戒嚴司令部,由周榮光團長兼戒嚴司令,收統一指揮之效,以該團團附尹東旭兼參謀長,明以維持省會治安,實際以策劃制壓共黨暴行爲主要任務。另與三十三團中校團附梁勵予及李仲任、張敬兮兩團長,均以保定同學關係,取得密切連系。 寧漢分裂,中央決議分共,先有四月二十二日南昌之變,續有夏斗寅師自宜昌東下的軍事行動。迨至五月中旬,長沙共黨更變本加厲,亂捕亂殺,慘無人道,人心惶惶,不能終日,謠言蜂起,情勢緊張,風聞滕代遠、郭亮等密商將於五月二十五日在教育會坪舉行追悼李大釗大會,將在押之所謂土豪劣紳,一律提出槍決,造成恐怖高潮。得此情報後,余湘三約集周榮光、李仲任、張敬兮、許克祥全權代表梁勵予、尹東旭及本人,在四十九標周團部緊急會商,僉認情勢緊迫,決定採取主動,先發制人,由周命令尹東旭代理戒嚴司令,許團、李團、張團各派兵一營,本團派出陶柳一營,由尹代司令統一指揮,採取斷然處置。二十日午夜十二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對共黨實行突擊掃蕩,將共黨在長沙省會把持竊據的機關團體,包括省總工會、省農民協會、省黨部、省黨校等大小三十餘單位,一夜之間悉行摧毀而廊清之,以五團長名義由許克祥領銜發出佈告,說明共黨暴行,不得已採取斷然處置的苦衷,維持社會秩序,一時人心大快。二十五日,本黨忠貞同志彭國鈞、仇鰲、左益齋、張翼鵬、尹東旭、張敬兮、陳其祥、曾省齋集會組織「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委員會」,公推彭國鈞、尹東旭、張敬兮、陳其祥、曾省齋爲執行委員,開始清黨工作,當以「辰有」電中央黨部報備,同時通電各縣市黨部執行清黨運動,肅清餘孽,安定人心。 馬日剷共發動後,張代主席翼鵬於二十二日以「辰養」電報唐生智略雲:二十一日長沙農工糾察隊同駐防軍隊三十三團許克祥部發生衝突,情勢嚴重,供職無狀,請予處分等語,並令許團於二十四日開赴湘潭、湘鄉等縣清剿,其中特別指出許克祥部隊與農工糾察隊衝突,蓋因當時武漢政局,由左翼把持。許部不屬八軍直系範圍,一方面可維持唐生智面子,另一面予唐在武漢有周旋應付餘地,此外間只知馬日許克祥反共之一幕也。 武漢偽中央政治委員會,二十三日開會推出鮑羅廷、譚平山、陳公博、周鼇山、鄧紹禹五人組織特別委員會馳赴長沙,一面查辦許克祥,一面查辦農運過火之處,聞悉戒嚴司令部在霞凝車站附近,派隊埋伏準備攔路截擊,車抵岳陽,折返武漢。於是復令唐生智於二十六日親自返湘查明嚴處,各處發見共黨標語,「歡迎唐總指揮回湘,嚴辦馬日政變禍首,肅清反動分子。」唐抵長沙後,暗察一般情形,「馬日事件」來自南京影響,並悉所屬官兵,多傾向南京國民政府,而地方人民一致對共黨恐怖深惡痛絕,在衆怒難犯下,亦不敢違反民意。除准張翼鵬解除代省主席職務以周瀾代理外,亦未對反共人員加以處分。二十七日唐返武漢複命,五人特別委員會會議,以唐生智回湘查辦,毫無結果,乃決定號召長沙附近各縣農民三十萬衆,進攻長沙以圖報復。 五月三十一日共黨糾集平瀏醴攸農民工人號稱五萬以上,竄抵長沙南門瀏陽門小吳門經武門郊外一帶均區,聲言血洗長沙,活捉馬日剷共禍首。尹代司令東旭指揮周團兩個營、李團張團各一營、本團陶柳營,將來犯之農民,烏合之衆,一舉而驅逐之,完成馬日剷共勝利。毛澤東時在漢口,是農民運動的領導者,嗣後復有秋收暴動,失敗後,竄踞江西井崗山。 ▼ ◆ 馬日事變 ◆ △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共4页) ·退職委員: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共3页) ·王东原: 馬日事變的策動及其影響 ·黎守一: 湘省馬日事變之經過 ·直 荀: 馬日事變的回憶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民國二十二年(1933)1月,錢大鈞卸任十三軍軍長,代理軍長由湯恩伯出任,隨後88師因任務結束調離,十三軍隨後即以第4師、第89師為主。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參加平綏線抗戰的南口防禦戰役 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4師,師長王萬齡 第89師,師長王仲廉 1937年10月,平漢路北段作戰,湯恩伯升任第20軍團長。第20軍團轄湯恩伯〔兼〕第13軍、關麟征第52軍、周碞第75軍、王仲廉第85軍。後鮑剛升任第13軍軍長。1938年初,張軫任軍長。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6月,湯恩伯升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張軫接任第20軍團長,王仲廉接任第13軍軍長。該軍轄: 第23師:師長李必蕃 第110師:師長吳紹周 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不久改稱第128師 1939年初,第23師與第85軍的第89師對調,第128師改隸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89軍第193師改隸第13軍。第13軍在桐柏山區游擊。 1940年1月,張雪中任軍長。1930年4月,第193師該隸新編第2軍,新編第1師改隸13軍。 1942年下半年,第110師與第85軍第4師對調。1942年7月30日,張雪中升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第85軍副軍長石覺代理13軍軍長。 1943年初第110師改隸第85軍,第89軍第117師改隸第13軍。 1943年5月,第13軍: 軍長石覺 副軍長吳紹周、王毓文、王公亮、舒榮 參謀長張純璽 第4師:師長蔡劍鳴 第89師:師長舒榮(兼任) 第117師:師長劉漫天 1944年5月,13軍參加豫湘桂會戰的豫中會戰。 1944年9月,第117師改隸暫編第一軍,新編第八軍暫編第16師改隸第13軍。 1944年底,第13軍奉命調往貴州,守貴陽。 1945年2月,暫編第16師被裁減,第九軍第54師改隸第13軍。1945年4月至5月,該軍參加湘西會戰和收復桂林之戰。 抗戰勝利後,1945年11月1日13軍在秦皇島登陸,進攻山海關。1946年1月,沿錦承線大舉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浏览次数:28 次 【字体:小 大】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原籍安徽省舒城县(今肥西县),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8年回国,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2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曾率领38师(新1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1军在历时两年的第2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1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1军相比。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13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

潘赞化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

  潘赞化   语音   编辑   讨论 2   上传视频 潘赞化,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于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今桐城市潘家楼)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是《新青年》早期撰稿人之一。  [1]    其代表作品有《兴登堡元帅》,《法国名将霞飞将军》等。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潘玉良       中文名 潘赞化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59年 职    业 诗人 主要成就 辛亥志士,先后参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北伐战争。 出生地 天津  [2]   信    仰 三民主义 代表作品 《兴登堡元帅》,《法国名将霞飞将军》等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个人生活 ▪   救护孤女 ▪   陶塘兵变 3   人物轶事 ▪   《新青年》撰稿 ▪   诗词泄愤 人物生平 编辑   语音 潘赞化(1885-1959年),张知行将军的表兄。祖父曾官居天津知府,但父母早逝,他由慈祥的伯母戴氏拉扯大。 1901年,其兄潘缙华在 安庆 与 陈独秀 交好,倡导革命,组织社团,年方十六七岁的潘赞化热心参与,奔走其间。稍后,潘缙华被清廷通缉,其兄带着赞化逃往日本,适逢孙中山先生在东京组织 兴中会 ,潘氏兄弟均加入了兴中会。躲了一阵,见风声小了,兄弟俩又回到了安庆。兄在 徐锡麟 主管的巡警学堂任总教习,赞化在 安徽陆军小学堂 从事教学工作。 1907年7月6日, 鉴湖女侠 秋瑾 的战友徐锡麟在安庆组织反清起义失败,清政府疯狂搜捕革命党人,潘赞化因同情和支持徐锡麟起事,被迫再次东渡日本。直到辛亥革命时才回国,投奔新军 柏文蔚 部。1912年安徽都督 柏文蔚 派潘赞化担任芜湖海关监督,那时的财政部由 北洋军阀 控制,潘赞化不愿把关税上交财政部,而是汇寄到上海同盟会。不久,中山先生巡视芜湖,接见了潘赞化,赞扬了潘的义举。 1913年,新任安徽都督倪嗣冲,免去潘赞化芜湖海关监督一职。潘携玉良寓居上海。此间他资助革命党人倒袁,与乡友陈独秀过从甚密。1915年,云南蔡锷通电讨袁,潘赞化赴滇参加讨袁活动,云南起义无疑给袁世凯以毁灭性一击。潘因此获“云南起义纪念章”之殊荣。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宣言护法,潘赞化又去广州在孙中山先生麾下,参加护法之役。受孙中山之命入川东、鄂西,宣慰柏文蔚、黎天才、蓝天蔚、王天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