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何其鞏(1899年-1955年)[1],字克之,安徽桐城人.尹宽同学,冯玉祥秘书长

 

何其鞏[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何其鞏

何其鞏(1899年-1955年)[1],字克之安徽桐城人(今安慶樅陽縣石磯青山人)。中華民國官員、北平特別市首任市長(也是北京歷史上的首任市長),後曾長期擔任中國大學代理校長。

早年經歷[編輯]

北伐時期的何其鞏(Who's Who in China 4th ed., 1931)

何其鞏早年先後在桐城縣立中學、安徽省立蕪湖甲種農業學校學習,因參加學生遊行而被學校除名。[2]後來,他來到北京當教員,並擔任《正言報》記者。後入國民軍當上士文書。不久,1924年被馮玉祥派往蘇聯留學。1925年,他學習了共產主義理論後從蘇聯回國。1925年(民國14年),馮玉祥被任命為西北邊防督辦,何其鞏出任其秘書。不久升任秘書長,曾率西北軍代表團到蘇聯考察政治。歸國後任綏遠都統公署秘書長。[3][4][5]

1926年(民國15年),馮玉祥被批為「赤化」而下野赴蘇聯之際,何其鞏作為其機要秘書隨同赴蘇聯。同年,馮玉祥歸國,舉行五原誓師,何其鞏被任命為國民聯軍總司令部秘書長,隨軍經潼關河南。1927年(民國16年)5月北伐之際,國民聯軍總司令部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何其鞏仍任秘書長。1927年6月,改任豫南行政長官兼民團軍軍長。其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內防處處長、中國國民黨河南省黨部整理委員、國民政府顧問、中央政治會議開封分會委員等職務。1928年(民國17年)6月,何其鞏出任國民政府統治下的首任北平特別市市長。1929年5月8日後,他稱病不再上班。1929年,改任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

中年經歷[編輯]

1931年8月,他回到家鄉安徽省任職,歷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安徽省教育廳廳長、安徽省財政廳廳長。[4][6][5]

民國名人圖鑑》中的何其鞏照片

1933年5月,何其鞏出任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翌月,出任華北區救濟委員會委員。[4][7][5]1934年,時任北平政務委員會秘書長何其鞏密呈條陳,建議蔣介石在安定北方、鞏中部基礎上,著手經營西南。[8]

1935年12月,被任命為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1936年10月,任北平中國學院(後改稱中國大學)代理校長。1937年起,北平處於日軍占領下,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何其鞏留在北平繼續擔任中國學院的代理校長,並拒絕出任臨時政府的公職。任內他延攬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到中國大學任教。[4][7][5]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任命何其鞏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駐北平特派員,不久即撤職。1947年,他辭去中國大學代理校長的職務。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他曾參與策動第十一戰區起義,並參與遊說傅作義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留在北京市。[4][7][5]

逝世[編輯]

1955年,何其鞏在北京病逝,享年56歲。遺體葬在北京香山地區的福田公墓[4][7][5]

家庭[編輯]

  • 元配:龍薌畹,1939年病逝[9]
  • 繼室:楊珍瑛,1940年與何其鞏結婚[9]
  • 長子:?,2000年逝世[9]
  • 次子:?[9]
  • 三子:何嗣瓏,原名何嗣瑛,後因與楊珍瑛的「瑛」字重合,而被何其鞏更名為「嗣瓏」。2002年逝世[9]
  • 幼子:?[9]
  • 長女:何嗣瓊[9]
  • 次女:?[9]
  • 三女:何嗣珈[9]
  • 四女:何嗣玫,2001年逝世[9]
  • 五女:何韶,原名何嗣瑁,楊珍瑛所生[9]

參考資料[編輯]

  1. ^ 徐主編(2007)、669頁及Who's Who in China 4th ed. (1931), p.132作生於1898年。劉國銘主編(2005)、1108頁及朱仲玉《北平設市後的首任市長何其鞏》作生於1899年。
  2. ^ 徐主編(2007)、669頁作此。劉國銘主編(2005)、1108頁記其先後在安徽公學江淮大學學習農業及政治經濟學。
  3. ^ 劉國銘主編(2005)、1108頁。
  4. 移至:4.0 4.1 4.2 4.3 4.4 4.5 徐主編(2007)、669頁
  5. 移至:5.0 5.1 5.2 5.3 5.4 5.5 朱仲玉,北平設市後的首任市長何其鞏,縱橫2000年第08期
  6. ^ 劉國銘主編(2005)、1108-1109頁。
  7. 移至:7.0 7.1 7.2 7.3 劉國銘主編(2005)、1109頁
  8. ^ 「長江中部既為根本所在,與為犄角之西北,文化經濟皆落後不足道,斯西南後衛之經營尚矣。……川滇黔三省擁有七千萬以上之人口,形險而地膄。……即鈞座不能親往,亦宜派遺忠義大員統率重兵入川。……在彼建立國防重工業之主要部門,一旦國際大戰發生,乃能處於可戰、可守、可進、可退之地,爭取最後之勝利,達到復興民族之目的。」蔣欣賞何條陳,認為「頗中肯綮,足備參考」。見「總統府」事略室編:《蔣中正總統文物·事略稿本》第廿八冊,1934年12月1日,台北「國史館」,2003年,第508-513頁
  9. 移至: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9.07 9.08 9.09 9.10 代明,北平第一任市长何其巩与北池子南口88号,北京纪事2010年第10期.[2013-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相關條目[編輯]

教育職務
前任:
王正廷
中國學院校長
(1943年左右改稱中國大學)

1936年—1946年
繼任:
王正廷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民國二十二年(1933)1月,錢大鈞卸任十三軍軍長,代理軍長由湯恩伯出任,隨後88師因任務結束調離,十三軍隨後即以第4師、第89師為主。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參加平綏線抗戰的南口防禦戰役 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4師,師長王萬齡 第89師,師長王仲廉 1937年10月,平漢路北段作戰,湯恩伯升任第20軍團長。第20軍團轄湯恩伯〔兼〕第13軍、關麟征第52軍、周碞第75軍、王仲廉第85軍。後鮑剛升任第13軍軍長。1938年初,張軫任軍長。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6月,湯恩伯升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張軫接任第20軍團長,王仲廉接任第13軍軍長。該軍轄: 第23師:師長李必蕃 第110師:師長吳紹周 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不久改稱第128師 1939年初,第23師與第85軍的第89師對調,第128師改隸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89軍第193師改隸第13軍。第13軍在桐柏山區游擊。 1940年1月,張雪中任軍長。1930年4月,第193師該隸新編第2軍,新編第1師改隸13軍。 1942年下半年,第110師與第85軍第4師對調。1942年7月30日,張雪中升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第85軍副軍長石覺代理13軍軍長。 1943年初第110師改隸第85軍,第89軍第117師改隸第13軍。 1943年5月,第13軍: 軍長石覺 副軍長吳紹周、王毓文、王公亮、舒榮 參謀長張純璽 第4師:師長蔡劍鳴 第89師:師長舒榮(兼任) 第117師:師長劉漫天 1944年5月,13軍參加豫湘桂會戰的豫中會戰。 1944年9月,第117師改隸暫編第一軍,新編第八軍暫編第16師改隸第13軍。 1944年底,第13軍奉命調往貴州,守貴陽。 1945年2月,暫編第16師被裁減,第九軍第54師改隸第13軍。1945年4月至5月,該軍參加湘西會戰和收復桂林之戰。 抗戰勝利後,1945年11月1日13軍在秦皇島登陸,進攻山海關。1946年1月,沿錦承線大舉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浏览次数:28 次 【字体:小 大】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原籍安徽省舒城县(今肥西县),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8年回国,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2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曾率领38师(新1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1军在历时两年的第2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1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1军相比。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13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

潘赞化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

  潘赞化   语音   编辑   讨论 2   上传视频 潘赞化,字赞华,号世璧,晚号仰聃,于1885年出生在天津,安徽桐城西乡(今桐城市潘家楼)人,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是《新青年》早期撰稿人之一。  [1]    其代表作品有《兴登堡元帅》,《法国名将霞飞将军》等。 人物关系 纠错 妻子   潘玉良       中文名 潘赞化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59年 职    业 诗人 主要成就 辛亥志士,先后参与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北伐战争。 出生地 天津  [2]   信    仰 三民主义 代表作品 《兴登堡元帅》,《法国名将霞飞将军》等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个人生活 ▪   救护孤女 ▪   陶塘兵变 3   人物轶事 ▪   《新青年》撰稿 ▪   诗词泄愤 人物生平 编辑   语音 潘赞化(1885-1959年),张知行将军的表兄。祖父曾官居天津知府,但父母早逝,他由慈祥的伯母戴氏拉扯大。 1901年,其兄潘缙华在 安庆 与 陈独秀 交好,倡导革命,组织社团,年方十六七岁的潘赞化热心参与,奔走其间。稍后,潘缙华被清廷通缉,其兄带着赞化逃往日本,适逢孙中山先生在东京组织 兴中会 ,潘氏兄弟均加入了兴中会。躲了一阵,见风声小了,兄弟俩又回到了安庆。兄在 徐锡麟 主管的巡警学堂任总教习,赞化在 安徽陆军小学堂 从事教学工作。 1907年7月6日, 鉴湖女侠 秋瑾 的战友徐锡麟在安庆组织反清起义失败,清政府疯狂搜捕革命党人,潘赞化因同情和支持徐锡麟起事,被迫再次东渡日本。直到辛亥革命时才回国,投奔新军 柏文蔚 部。1912年安徽都督 柏文蔚 派潘赞化担任芜湖海关监督,那时的财政部由 北洋军阀 控制,潘赞化不愿把关税上交财政部,而是汇寄到上海同盟会。不久,中山先生巡视芜湖,接见了潘赞化,赞扬了潘的义举。 1913年,新任安徽都督倪嗣冲,免去潘赞化芜湖海关监督一职。潘携玉良寓居上海。此间他资助革命党人倒袁,与乡友陈独秀过从甚密。1915年,云南蔡锷通电讨袁,潘赞化赴滇参加讨袁活动,云南起义无疑给袁世凯以毁灭性一击。潘因此获“云南起义纪念章”之殊荣。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宣言护法,潘赞化又去广州在孙中山先生麾下,参加护法之役。受孙中山之命入川东、鄂西,宣慰柏文蔚、黎天才、蓝天蔚、王天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