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记忆】 忆我的外公尹宽
外公尹宽1897年出生于原石南乡雪池村一户农民人家。
其父亲尹宏谱忠厚老实、勤劳俭朴,人称“尹好人”,母亲笪氏是同村人,于外公8个月时死于肺结核病。外公还有一位姐姐,初为人妇之时,不幸早逝。
曾外祖母死后,曾外祖父没有再娶,他白天忙于农活,晚上为儿女洗衣浆衫,除此之外,他还编织箩筐等竹器,用以卖钱补贴家用。
在曾祖父的辛勤劳作支撑下,外公8岁时入私塾读书。由于他聪颖好学,当时尹氏家族的族长和族中的头面人物,都对外公的前途十分看好,感叹:“有益(外公原名)将来必成大器。”
外公青年时期,族人筹钱给外公继续深造。外公在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党校读书时,与进步教师高语罕交厚,受其影响,积极投身了五四运动。
1919年,他又在高语罕的帮助下,赴法国勤工俭学,也就是在此期间,结识陈独秀、周恩来、郑超麟等年轻的旅欧马克思主义者,并于1922年6月与周恩来、赵世炎、李慰农、杨士彬等十八名代表,在巴黎成立“少年共产党”。差不多也就是从这开始,外公的人生与政治密切相关。
(赴法留学时的外公)
而外公的政治生涯,我也是从母亲口述及书籍资料中才得以了解:外公1923年署名“石生”主编《少年》杂志,连续发表《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等文章;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结业回国,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局秘书,协助陈独秀处理中共中央日常事务。1925年,领导建立发展山东的中共党、团组织,开展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爱国群众斗争。8月调任由地委扩大的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主持区委整顿党、团组织,加强对上海总工会和共青团区委的领导。
少年共产党笫二次大会集体照部分,后排左二为外公尹宽
1927年2月,外公继续被选为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主席团委员,仍任宣传部部长。2月23日,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合组的特别委员会和宣传委员会成立,任特委委员,宣委负责人。参与上海工人第一、二、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领导。1927年2月,外公参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暴动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与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李立三、陈延年等人致电中共中央,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并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会后,被留在武汉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科工作。
不久随中共中央机关迁回上海。同年10月,以中央巡视员身份赴安徽主持党的工作。12月初被指定为中央编辑委员会委员。1928年3月被指定为中共安徽临时省委书记。
1935年,外公因长期从事共产党地下工作,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时才得以释放。
外公被释放之后,回到了桐城,开始他的教育事业:先在雪池办了私塾,后在其学生钱伟硕即当时的桐城县长聘请下,在桐城师范任校长。据说,当时桐城的名人雅士,纷纷上门与外公交好,一时可谓门庭若市。
外公(前排正中)、舅舅及追随者
外公的一生,可能就这段时间最为安逸,不仅能和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还能让家人吃饱穿暖。
(外公、外婆、舅舅1947年于桐城)
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因错误路线入狱,后于1967年7月11日在二姨妈家因病去逝。
(外公1966年冬于石南老家,次年去世)
外公去世以后,他生前的至交好友郑超麟先生常年与我母亲联系,并根据他的回忆及我母亲的口述,出版作品《记尹宽》。这本书我母亲生前曾反复翻读。
郑超麟先生曾在书里概括外公的一生 :
尹宽是二十年代上海三次武装暴动的最高领导者之一,他领导和发展了山东省共产党工作和群众运动,他在革命失败后主持了安徽省的共产党工作,他写了不少的宣传和教育的文章,最后他带动一部分共产党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彷徨歧路时候毅然离开史大林主义的轨道而走上托洛茨基主义的轨道去......不管他一生中有何缺点和错误,不管他晚年如何迫于形势不得不委曲求全,尹宽在中国革命史上仍不失为一个值得人怀念的革命家。
文:尹新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