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前尘往事:阻碍大清改革的神秘力量

 

前尘往事:阻碍大清改革的神秘力量

文:屏营  

古人最爱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过,今天看来,与其说是看破、放下后的洒脱,不如说是无法破局者的自我抚慰。因为,环境固然是成事的限制条件,但也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破局者的勇气、隐忍、谋略与智慧。

1840年,古老的中国被西方的贸易诉求,以及随之而来的舰船火炮撕了一个口子。自那时起,一切事物都被烙上了“现代”与“古代”的烙印,既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困局。

无论开创与因循、国家与地方、公义与私利、盲目爱国与争夺私利,所有事物都在“现代”与“古代”两种力量的拉扯之下——即使明知对的事情,想要成事,也难上加难——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隐忍、坚持,更需要智慧。

比如,修一条铁路,在“铁公基”驱动经济的今天,可能只需要解决资金、土地、规划等技术性问题,但在当时,别说技术、文化、认知的“闯关”,就算辛辛苦苦建好——只要圣旨一下,在铁路上跑的照样只能是马车。

因此有人说:我们的文明原来是一艘孤独行进的航船,突然在1840年之后遇到了西方这样的现代文明,对未来的迷茫、对他者的排斥可想而知,而“让火车替代马车”的艰难,其实正是这种仓皇失措的生动写照。

前尘往事:阻碍大清改革的神秘力量

 ▍修条铁路有多难

1872年,同治十一年。大清的洋务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十个年头,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新兴军工企业的订单供不应求、申报在上海创刊、京师同文馆已经陆续翻译出《万国公法》等一系列西学经典、第一批去美国留学的幼童也登上了轮船。

按理说作为工业化最核心的,起到血液循环作用的基础设施——铁路,在洋务大行其道的当时,应是水到渠成——当时无论洋商,还是洋务派官员都跃跃欲试。

但清政府的解决模式却是熟悉的“拆”字决:在这之前,清廷冒着不惜开罪洋人的后果,已经拆了两条了。

第一条被“拆”的铁路,由英国商人杜兰德出资在北京修造,这种风驰电掣的“铁家伙”,让京师的人劾为妖物,几乎酿成民变,清政府赶紧饬令军队拆毁了这条铁路。

同样一拆了之的,还有英国商人在开埠城市上海修造的一段铁路。这是由当时的怡和洋行,打着修一条“寻常马路”的幌子铺设的,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吴淞铁路。

清政府得知详情后非常恼火,上海道台称若强行修建铁路激起民变,他“将卧铁辙中听其轧死”,宁可让火车轧死,也要阻止火车的通行。

无奈,洋人只好将铁路卖给清政府。次年九月,铁路停运并被拆毁,铁轨和运营车辆等物全部运往台湾,沉入到“打狗港”之中……

洋人开建铁路如此艰难,尚且可以理解。但更滑稽的是,在中国第一条官方自建的唐胥铁路上,拉着运煤火车跑的,不是风驰电掣的火车头,而是骡马,理由是“为了避免扰动风水”。

修路的英国工程师一看觉得太荒诞了,火车是工业时代的动力,马匹是农业社会的动力,居然用骡马拉着火车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因此嘲笑这条铁路是“马车铁路”。

造条铁路为什么这么难?读雷颐老师《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大致有三种原因:

◎顽固派官员将修建铁路意识形态化

顽固派官员根本不从“科学”、“技术”层面反驳修建铁路,而是将技术问题道德化、意识形态化,使主张修铁路者居于“崇洋媚外”的“道德劣势”。

他们把铁路说成是外国的“奇技淫巧”,说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惊动山神、龙王的不祥之物,会惹怒神灵,招来巨大灾难。

◎实务派官员担忧影响晚清稳定大局

实务派官员担心铁路破坏中国关隘险阻,使列强轻易的长驱直入,沿线被迫失业的船工、苦力、赤贫的农民,可能会再次发动太平天国、捻军那样起义,破坏好不容易稳定的地方局面。

◎中枢要做“不粘锅”,不愿承担责任

关于修建铁路与否,朝廷中枢始终都是一个旁观者。无论慈禧太后,还是当时中央主事者恭亲王,尽管明白建铁路是为“自强起见”,但却不愿承担可能带来的骂名。

当法国大使向恭亲王说明铁路线的重要性时,这位洋务运动的幕后总指挥只能无奈的回答说:“我完全懂得,我们步伐确实慢些,但我们没法着急。”

三大原因合力,不仅火车替代马车十分艰难,中国与文明接轨的道路,每一步都举步维艰。

前尘往事:阻碍大清改革的神秘力量

 ▍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

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提到革命和变法时曾说,比起革命,变法永远是最难的——革命者,是革他人之命,敌我分明、对象显著,手段单纯;而变法者,是变自己之法,对象不明、敌我难分,手段也要千变万化。

知易行难,知道一件事是对的并不难,但要真的在复杂的环境中克服重重阻力,抵达目标,却无比艰难,修铁路就是这样。

在强大的阻力面前,想让火车替代马车,不仅要有常识,还要有足够大的权力,但更需要谋略与韧性。

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这批晚清名臣,其实很早就认识到了铁路的价值,他们各有各的优势,论眼界无人胜过林则徐、论做官无人胜过曾国藩、论功业无人胜过左宗棠、论清誉无人胜过张之洞。

但这些政治资源充沛者,却无人成就此事,最终做成此事的,反而是很多地方都远不如他们的李鸿章。

甚至可以说,晚清铁路的修建与否,其实已经与李鸿章个人画上了约等号。

1872年,李鸿章第一次直接上奏,力陈火车的好处,中央不置可否。他赴京向恭亲王面陈,恭亲王无奈的说:这种大事,哪怕皇太后也不敢做主。李鸿章事后郁闷地说:“从此遂绝口不谈矣”。

尽管嘴上不谈,但李鸿章却在背后不断暗自努力,为了做成这件事,陆续做了四大布局:

◎串联督抚,建立协作系统,等待时机

在明面上,自直接上书遇阻,李鸿章便不再直接谈此问题,转而暗中“串联”其它督抚,等待时机。几年后,借中俄伊犁冲突一触即发之际,李鸿章迅速令地方督抚刘铭传上了一道折子——《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以俄国和日本为例,说明了铁路对于富国强兵的重要意义,雄辩地指出:“自强之道,则在于急造铁路。” 

这场争论席卷了几乎全国,吸引了无数地方实务派参与其中。因为要成事,就要让更多的人介入其中,卷入更多方面的价值,尽管有时看起来和这事无关,但往往反而是成事的关键。

◎策动舆论,进行“意识形态自卫”

反对修建铁路的最大阻力是“道义”“传统”“祖宗成法”,李鸿章通过舆论进行了一系列“意识形态的自卫”。

李鸿章心里清楚,其实一切根本的冲突都是意识形态的冲突。

雷颐老师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中写道:李鸿章针对保守派的观点一一击破,通过舆论反复宣传,一方面,论证现在修建铁路,与中国古代圣人刳木为舟、服牛乘马的本质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以济不通、以利天下。

另一方面,强调机器反而能使“人心由拙而巧,器用由朴而精,风尚由分而合”,而且,使用机器是“此天地自然之大势”,光靠聪明是无法遏止的。

◎“日进一卒”,不浪费每一次时机

由于反对派势力庞大,李鸿章知道修铁路不能成为国策推行,便在自己能够掌控的直隶地区,通过“土政策”借机施行。

在李鸿章的运作下,以为海军衙门供煤的名义,开始偷偷动工修建开平煤矿至胥各庄的铁路。一年后,等这条约十公里的铁路建成后,他才正式奏报清廷,并有意将其说成是“马路”——就是那条有名的“马拉火车”。

李鸿章做事的这个特点叫“日进一卒”,史书评价他“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只要他想干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他也一步一步地往前拱,有机会就往前走一步,既不依靠伟大的规划,也不提什么伟大的设想。

但正是这样日进一步的迭代思维,让李鸿章把每一小步得到的结果,作为下一次的起点,逐渐逼近了自己的目标。

◎打通“上层路线”,请权威站台

为了推广铁路,李鸿章不遗余力。他一方面“暗渡陈仓”私下修建,一方面走上层路线——为了赢得慈禧太后的支持,李鸿章撺掇光绪皇帝,建议首先在西苑中修筑一条铁路,让慈禧太后体验一下乘坐火车的感觉——太后可以随时乘坐小火车游览北海。

结果,在太后体验后的当天,就批准了上一年冬天李鸿章关于“兴修津通铁路”的奏请。第二年,慈禧又批准了“兴建卢汉铁路”的奏请,随后,津浦铁路、京奉铁路、京张铁路相继兴工。

慈禧太后成了铁路的“代言人”,从此,大清国不再为“是否”修建铁路而争论,转移到为“如何”修建铁路吵闹了。

自1872年提出奏请,到慈禧1889年同意,中间整整17年。正如雷颐老师在《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里写道:“李鸿章要做官,又要做事,要维新,却首先要自保。读李鸿章,就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凄凉晚景。”

能改变历史的只有一种人

我们知道,思想必须要超前,要领先时代,要不断发现正确的事——天道、天理,但解决现实难题,即成事,除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更重要的,是正确做事的智慧。

因此,从古至今,只有一种人能改变历史,那就是既不跟历史叫板,也不跟现实较劲,知道未来的方向,还能日拱一卒。事实上,所有的变革者,既不能以变革名义开历史倒车,也不可能拿着一张理想的蓝图,为改天换地而毕其功于一役,只能顺应历史大势,因势利导的不断成事。

李鸿章曾自嘲自己是“一生风雨裱糊匠”,面临着“舟大而水小”的困局,时代环境能给他提供的舞台已经败落,动几下就要搁浅。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局中,李鸿章推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进程的第一步,不仅仅是铁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项“第一”与李鸿章直接相关:

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

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

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

第一个译书机构;

第一个语言和工程技术学校;

第一次公派留学生;

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

第一个电报局;

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

第一部海军军制;

第一面中国近代国旗;

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

第一个海军基地;

……

李鸿章一生中 ,许多今日认为大势所趋的事情,在发轫之时都曾遇到今人难以想象、无法理解的反对——就像那个“马拉的火车”。正是这个杂交的怪物,将旧的文化传统戳了个窟窿,使古老的中国透进了一丝近代的空气。西方的“用”在增大的同时,中国的“体”便在减少,不到一年蒸汽火车就奔驰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换句话说,环境固然是一切人做事的很重要的约束条件,但人在与环境博弈成事的同时,事实上也在改造着环境——铁路这项最适合中国的运输方式,不就在李鸿章之后,被袁世凯继承下来,被孙中山继承下来,到今天,如流穿梭的高铁,承载着我们追赶世界的背影。

前尘往事:阻碍大清改革的神秘力量
李鸿章

李鸿章曾形容他所处的时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或许比当年更充满惊涛骇浪。

重温李鸿章“把马车变成火车”的这段历史,无意为早已被脸谱化的李鸿章说好话,只因剧变的时代,亟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成事智慧。

近些年,“李鸿章热”之所以持续不减,不仅因为读懂李鸿章,是读懂晚清四十年真实历史的一把钥匙;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样本:身处巨变时代的我们,在现有条件下想负重前行,到底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民國二十二年(1933)1月,錢大鈞卸任十三軍軍長,代理軍長由湯恩伯出任,隨後88師因任務結束調離,十三軍隨後即以第4師、第89師為主。 七七事變後,十三軍編入傅作義的第七集團軍,參加平綏線抗戰的南口防禦戰役 軍長湯恩伯 副軍長鮑剛 第4師,師長王萬齡 第89師,師長王仲廉 1937年10月,平漢路北段作戰,湯恩伯升任第20軍團長。第20軍團轄湯恩伯〔兼〕第13軍、關麟征第52軍、周碞第75軍、王仲廉第85軍。後鮑剛升任第13軍軍長。1938年初,張軫任軍長。參加了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6月,湯恩伯升任第31集團軍總司令,張軫接任第20軍團長,王仲廉接任第13軍軍長。該軍轄: 第23師:師長李必蕃 第110師:師長吳紹周 新編第35師:師長王勁哉。不久改稱第128師 1939年初,第23師與第85軍的第89師對調,第128師改隸湘鄂贛邊區游擊總指揮部;第89軍第193師改隸第13軍。第13軍在桐柏山區游擊。 1940年1月,張雪中任軍長。1930年4月,第193師該隸新編第2軍,新編第1師改隸13軍。 1942年下半年,第110師與第85軍第4師對調。1942年7月30日,張雪中升任第31集團軍副總司令,第85軍副軍長石覺代理13軍軍長。 1943年初第110師改隸第85軍,第89軍第117師改隸第13軍。 1943年5月,第13軍: 軍長石覺 副軍長吳紹周、王毓文、王公亮、舒榮 參謀長張純璽 第4師:師長蔡劍鳴 第89師:師長舒榮(兼任) 第117師:師長劉漫天 1944年5月,13軍參加豫湘桂會戰的豫中會戰。 1944年9月,第117師改隸暫編第一軍,新編第八軍暫編第16師改隸第13軍。 1944年底,第13軍奉命調往貴州,守貴陽。 1945年2月,暫編第16師被裁減,第九軍第54師改隸第13軍。1945年4月至5月,該軍參加湘西會戰和收復桂林之戰。 抗戰勝利後,1945年11月1日13軍在秦皇島登陸,進攻山海關。1946年1月,沿錦承線大舉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孙立人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10:06:39 浏览次数:28 次 【字体:小 大】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原籍安徽省舒城县(今肥西县),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8年回国,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2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曾率领38师(新1军)在印度兰加接受全副美式装备以及训练,战斗力极强,后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新1军在历时两年的第2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1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1军相比。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13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派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孙立人亲自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113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
岳王会与“安庆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1-09-08 00:0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张卫强 查看:23936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岳王会在安庆起义中发动了“千余人之众,所聚徒党,皆系素练之兵,所执枪弹,皆系最精之器”。安徽的新军,马、炮两营全体参加了,其他   1905年,柏文蔚在位于芜湖的安徽公学任体操教习,陈独秀也在公学兼课,两人遂相约暑期访游皖北。归来后,柏文蔚遂于陈独秀、常恒芳等联络安徽公学中先进学生,成立岳王会。   岳王会的意思是崇拜岳王精忠报国的精神,地址在当时芜湖的关岳庙。参加组织的,最初有30多人,第一次开会在芜湖关帝庙宣读誓约。并在芜湖租了两间屋子,作为联络点。岳王会的大部分领导者同时接受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主要领导成员除陈独秀外,都参加了同盟会,一般会员也算集体加盟了。但岳王会的组织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1905年10月,柏文蔚应南京赵声之请,去新军第九镇充任三十三标第二营前队队官。冬天,常恒芳赴安庆任尚志学堂训导主任。由此岳王会就分成了三部:在芜湖的为总会,由陈独秀为总会长,南京、安庆为两分部,由柏文蔚和常恒芳任分部长。   1907年,安庆徐锡麟事件发生后,芜湖成为清廷各级衙门特别关注的重点,在重重监视之下,许多党人感到难以容身,纷纷离开芜湖。陈独秀也在这时东渡日本“苦读英文”,岳王会芜湖总会从此无人主持了。   岳王会的重心此后转移到了安庆。安庆是安徽的省治所在地,革命运动早有基础。1905年安徽开始筹办新军,武备练军停办,原来的练军成员,改组为新军第二标第三营,俗呼老三营。薛哲、倪映典、熊成基等在练军停办以后,则赴南京入南洋陆师学堂及炮兵速成学堂等校继续深造。留在老三营的有薛子祥、范传甲等。常恒芳一到安庆,就“感到他们革命情绪都很高”。他说:“我们把原来的岳王会又拿出来了……仅二三十个干部,于是我们又成立一个外围组织叫维新会,其中像老三营的人,大概都在里面,岳王会起了领导的作用。”早在岳王会于芜湖成立之初,安庆就设有分部,其基础就是原先的同学会。常恒芳来安庆后,又建立了外围组织,巩固了岳王会的领导地位。   1906年秋,安庆督练公所成立步、马、炮、工、辎五种弁目训练所。老三营的人员均分编入所训练。当时岳王会感到革命非有武力不行,便确定新军为主要的争取对象,大力在其中发展会员。为了加强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