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孙中山辞典》第458页(757字)
【生卒】:1880-1942
【介绍】:
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属安庆)人。
1896年应科举考试,中秀才。次年入浙江求是书院攻读法文和造船专业,因发表反清文章被通辑,避居安庆,后赴日本留学。1902年为反对《中俄密约》回国,在安徽进行宣传活动,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进行反清斗争。
1905年孙中山派吴肠谷到南京组织长江流域同盟会,岳王会会员全体加入。
1912年任安徽军政府秘书长。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新青年》),猛烈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的尊孔复古思潮,倡导新文化运动。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次年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中被北京政府通辑,离北京赴上海。
1920年9月在上海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应陈炯明之请到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并重新组建广州党组织。
中共“一大”至“五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总书记。1922年与李大钊等率先加入国民党,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改进案起草委员会委员。
1924年1月被孙指派为国民党“一大”代表,未出席。
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写信给共产国际,建议退出国民党,改为党外联盟,受到共产国际严厉批评。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改选中央领导机构临时政治局时落选。次年拒绝出席中共“六大”。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2月与彭述之等在上海成立托派组织。
1931年5月又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任总书记。次年10月15日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1937年8月获释后赴武汉。次年移居四川江津。
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发表文章及演讲,赞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2年5月27日病逝。着有《独秀文存》等。
评论
发表评论